[实用新型]日光自动追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0785.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付秀华;刘芳芳;张毅辉;孙婷婷;周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光 自动 追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自动追踪装置,能够在方位和俯仰两个范围内自动追踪日光,实现更为精确的追踪,提高日光采集量,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问题日益严重,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能源战略。太阳能是一种清洁、丰富的绿色能源。与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改进太阳能采集的现有技术是一种方位跟踪装置,如图1所示,在该装置中,方位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方位驱动蜗杆3连接,方位涡轮4与该方位驱动蜗杆3啮合,方位涡轮轴5直立,采光平台6固定在方位涡轮轴5的上端,采光平台6与水平面呈一夹角,夹角大小根据纬度、季节而定。控制器根据程序控制方位电机1启动与停止、转速、转向。在方位电机1间歇或者连续驱动下,采光平台6在日出后到日落前,在180°方位角的范围内与日光方向变化同步转动,实现对阳光的自动跟踪;日落后,由方位电机1反转驱动采光平台6转回初始位置。然而,由于太阳的运行范围除了方位外,还有俯仰,也就是说早晚的太阳位置低于中午的太阳的位置。因此,这种追踪方式实际上没能精确追踪日光,太阳能的采集和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提高日光追踪精度,进而提高太阳能采集和利用率,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日光自动追踪装置,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使采光平台6的台面与入射日光光线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之日光自动追踪装置中,如图1所述,方位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方位驱动蜗杆3连接,方位涡轮4与该方位驱动蜗杆3啮合,方位涡轮轴5直立;其特征在于,如图2、图3所示,中间平台7固定在方位涡轮轴5的上端,中间平台7呈水平状态;在中间平台7上,俯仰电机8通过俯仰联轴器9与俯仰驱动蜗杆10连接,俯仰涡轮11与该俯仰驱动蜗杆10啮合,俯仰涡轮轴12呈水平状态,采光平台6背靠俯仰涡轮轴12,并安装在俯仰涡轮轴12上;控制器根据程序控制方位电机1和俯仰电机8启动与停止、转速、转向。
本实用新型其技术效果在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实现采光平台6的可控俯仰,该俯仰动作与方位范围的动作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地使采光平台6的台面与入射日光光线垂直,从而提高日光追踪精度,进而提高太阳能采集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日光方位追踪装置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日光自动追踪装置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日光自动追踪装置右视及局部剖视右视示意图,该图同时作为摘要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日光自动追踪装置控制程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之日光自动追踪装置中,如图1所述,方位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方位驱动蜗杆3连接,方位涡轮4与该方位驱动蜗杆3啮合,方位涡轮轴5直立。如图2、图3所示,中间平台7固定在方位涡轮轴5的上端,中间平台7呈水平状态;在中间平台7上,俯仰电机8通过俯仰联轴器9与俯仰驱动蜗杆10连接,俯仰涡轮11与该俯仰驱动蜗杆10啮合,俯仰涡轮轴12呈水平状态,采光平台6背靠俯仰涡轮轴12并安装俯仰涡轮轴12上,采光平台6与水平平面的夹角为45~90度。方位涡轮4与方位驱动蜗杆3、俯仰涡轮11与俯仰驱动蜗杆10的传动比均在1:30~1:50内确定。控制器根据程序控制方位电机1和俯仰电机8启动与停止、转速、转向。所述方位电机1、俯仰电机8为步进电机,驱动频率500Hz,细分精度1/1000,在该驱动频率及细分精度下,步进电机运动最为平滑、稳定。DS1320实时时钟模块、步进电机驱动器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构成所述控制器,由DS1320实时时钟模块将年、月、日、时等时间信息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控制程序对时间进行分析计算,如图4所示,得出此时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并与上一时刻对应值比较,得出要调整的角度,发送命令到步进电机驱动器,驱动方位电机1、俯仰电机8转动,完成采光平台6追踪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0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悬浮控制数据电缆
- 下一篇:一种船舶导航定位及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