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排出蒸汽带水的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294.9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杨虎;周棋;郑兴胜;周旭;聂立;苏虎;李果;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26 | 分类号: | F22B37/26;F22B3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巫敏;钱成岑 |
地址: | 643001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出 蒸汽 临界 锅炉 汽水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排出蒸汽带水的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超临界锅炉的运行测试表明:超临界锅炉在湿态运行时存在汽水分离器出口蒸汽带水的情况,由于后续受热面布置方式的不同,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该现象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启动初期省煤器进口总给水量较大时,水冷壁出口工质干度较低、含水率很高,带水现象也尤为明显。蒸汽带水造成在锅炉启动过程中以及低负荷区域运行时,汽水分离器后续并联布置受热面,如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其个别流程蒸汽管路积水,若积水不能通过及时排尽,管道内形成“水塞”,影响蒸汽流通,受热面管壁温度将整体偏高,甚至超温,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排出蒸汽带水的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系统,解决现有超临界锅炉,尤其是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水分离器出口蒸汽带水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排出蒸汽带水的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系统,包括汽水分离器,与汽水分离器相连的储水筒和汽水分离器出口集箱;汽水分离器通过排水管与储水筒相连,储水筒通过压力平衡管与出口集箱相连,从汽水分离器出口集箱的顶部或侧面引出后续受热面蒸汽导管,在汽水分离器出口集箱上设用于排出蒸汽带水的疏水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出口集箱尾端设有向下弯曲的弯头,弯头的端部接一直管,疏水管的一端与直管连通。
作为另外一种优选方式,出口集箱尾端底部开设疏水孔,疏水管的一端与该疏水孔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疏水管的另一端与压力平衡管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之二,所述疏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筒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之三,所述疏水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之四,所述疏水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设置的疏水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用于排出蒸汽带水的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系统,及时排出分离器出口的积水,防止积水进入后续受热面形成“水塞”,从而改善受热面的换热,防止后续受热面超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水分离器, 2-储水筒, 3-出口集箱, 4-弯头, 5-直管, 6-疏水管, 7-疏水孔, 8-蒸汽导管, 9-压力平衡管, 1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排出蒸汽带水的超临界锅炉汽水分离系统,包括汽水分离器1,与汽水分离器1相连的储水筒2和汽水分离器出口集箱3;汽水分离器1通过排水管10与储水筒2相连,储水筒2通过压力平衡管9与出口集箱3相连,从汽水分离器出口集箱3的顶部或侧面引出后续受热面蒸汽导管8,在汽水分离器出口集箱3上设用于排出蒸汽带水的疏水管6。出口集箱3尾端设有向下弯曲的弯头4,弯头的端部接一直管5,疏水管6的一端与直管5连通。所述疏水管6的另一端与压力平衡管9连通。
疏水管可及时排出出口集箱中的积水,防止水被带入后面的过热受热面。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燃烧机
- 下一篇:一种带角度出光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