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348.1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13/639;H01R13/24;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usb3 数据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接口,特别是涉及利用USB口连接数据的一种USB连接器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提升,数码产品也随着不断普及,利用USB接口连接的数据设备也随着不断增多。
目前市面上的USB连接器接口,其接触用PIN针多为单面,与电脑或USB设备连接时,需先区分USB连接器接口的正反面才能与设备连接,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且容易损坏USB连接器接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为了方便使用,避免区分USB连接器接口使用的正反面,而改进了一种品质稳定性高,不易损坏的的数据连接器接口。
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包括公插座、母插头,公插座与母插头由金属外壳、上胶芯、下胶芯、USB3.0金属接触片、USB2.0金属接触弹片、焊接PIN脚、PCB转换板组成;其特征是上胶芯与下胶芯前端设有USB3.0金属接触片,胶芯中部设有USB2.0金属接触弹片,底部设有焊接PIN脚,金属外壳包覆于胶芯表面。
进一步所述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上胶芯与下胶芯为错位结构,下胶芯的底部长于上胶芯,上胶芯底部设有PCB转换板,上胶芯与下胶芯通过PCB转换板与焊接PIN脚接触实现转换。
进一步所述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其USB3.0金属接触片、USB2.0金属接触弹片、PCB转换板、焊接PIN脚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其USB2.0金属接触弹片为弹性接触片,可挤压卡扣式接触,支持正反面插拔。
进一步所述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公插座与母插头同时设有双面USB3.0金属接触片、USB2.0金属接触弹片,兼容USB2.0及USB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胶芯通过金属外壳将其固定成型,采用3.0金属接触片及USB2.0金属接触弹片,同时支持USB2.0及3.0,品质更为稳定,同时适用于各种电子产品接口,且无需区分USB的正反面,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插座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插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母插头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母插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
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包括公插座1、母插头2,公插座1与母插头2由金属外壳、上胶芯3、下胶芯4、USB3.0金属接触片5、USB2.0金属接触弹片6、焊接PIN脚7、PCB转换板8组成;其特征是上胶芯3与下胶芯4前端设有USB3.0金属接触片5,胶芯中部设有USB2.0金属接触弹片6,底部设有焊接PIN脚7,金属外壳包覆于胶芯表面。
进一步所述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上胶芯3与下胶芯4为错位结构,下胶芯4的底部长于上胶芯3,上胶芯3底部设有PCB转换板8,上胶芯3与下胶芯4通过PCB转换板8与焊接PIN脚7接触实现转换。
进一步所述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其USB3.0金属接触片5、USB2.0金属接触弹片6、PCB转换板8、焊接PIN脚7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其USB2.0金属接触弹片6为弹性接触片,可挤压卡扣式接触,支持正反面插拔。
进一步所述一种通用USB3.0数据接口,公插座1与母插头2同时设有双面USB3.0金属接触片5、USB2.0金属接触弹片6,兼容USB2.0及USB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未经刘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宇自动化系统
- 下一篇:统计微博推荐效果的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