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纱线疏导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936.5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严惠良;严海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千里马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48 | 分类号: | D04B15/48;D04B15/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6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纱线 疏导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具体的涉及一种纱线疏导工具。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用于纱线的疏导工具最常见的是纱线钩,由于纱线有很多股,经过导纱器之后,多股纱线从不同的经纬度进行编织,在编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断纱(线)现象,此时,人工的手是无法准确的找出具体的哪根纱线出现断线,因此,需要采用纱线钩进行钩取,然后将断线衔接处理,然而,当多股纱线中的一股纱线出现松动时,纱线钩将无法将纱线送入织机中,则又要采用送线工具;当多股纱线中的一股纱线无需导入织机时,需要将该股纱线割断,则又要采用割断工具,因此,需要很多种工具来完成纱线的疏导,操作起来非常繁琐,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纱线疏导工具。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纱线疏导工具,其包括工具本体、设置在工具本体一端部的线钩和设置在工具本体另一端部的送线插或割线刀,送线插自其端面向内凹陷呈V字型。
优选地,工具本体与线钩以及工具本体与送线插或割线刀两者之间一体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工具本体的外周设置有把手,线钩和送线插或线钩和割线刀分别设置在把手的两端。
优选地,把手呈圆柱状。便于操作者手的掌握。
更优地,把手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使得操作者手掌握的更舒服,而且整个工具的质量较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线钩、送线插以及割线刀材质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线钩、送线插以及割线刀材质相同。便于工具的加工成型。
更优地,线钩、送线插以及割线刀材质均为不锈钢。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线钩和送线插或线钩和割刀设置在工具本体的两端,既可以满足纱线的钩取,又可以满足纱线的送给或割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纱线疏导工具具有线钩和送线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纱线疏导工具具有线钩和割线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具本体;10、把手;2、线钩;3、送线插;4;割线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具有线钩和送线插的纱线疏导工具,其包括工具本体1、位于工具本体1两端的线钩2和送线插3,其中的送线插3自其端面向内凹陷呈V字型,工具本体1的外周设置有把手10,线钩2和送线插3分别设置在把手10的两端,工具本体1和位于工具本体1两端的线钩2和送线插3一体设置,把手10呈圆柱状,便于操作者手的掌握,把手10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使得操作者手掌握的更舒服,而且整个工具的质量较轻。同时工具本体1、线钩2、送线插3材质相同,均为不锈钢,便于工具的加工成型,而且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具有线钩和割线刀的纱线疏导工具,其包括工具本体1、位于工具本体1两端的线钩2和割线刀4,工具本体1的外周设置有把手10,线钩2和割线刀4分别设置在把手10的两端,工具本体1和位于工具本体1两端的线钩2和割线刀4一体设置,把手10呈圆柱状,便于操作者手的掌握,把手10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使得操作者手掌握的更舒服,而且整个工具的质量较轻。同时工具本体1、线钩2、割线刀4材质相同,均为不锈钢,便于工具的加工成型,而且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线钩和送线插或线钩和割刀设置在工具本体的两端,既可以满足纱线的钩取,又可以满足纱线的送给或割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 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千里马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千里马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气管炎片薄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兽用孟布酮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