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淬火生产线除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2764.3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曼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1/58 | 分类号: | C21D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生产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淬火生产线除污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油淬火生产现场来说,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淬火质量。油的冷却速度越快,其粘度一般多更低,闪点也相应越低。而用冷却不良的油进行淬火,不管该油品的质量如何好,工件淬火后会硬度不足,而且变形很大,造成质量索赔。此外,油温过高还会造成不安全事故。油淬火生产线目前多采用水冷系统对淬火后油液进行冷却降温,以便淬火后油液的循环使用。显然,淬火油冷却程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件的淬火质量。而在对淬火油进行冷却处理时,又面临着淬火油含渣严重,洁油设备堵塞严重,加之油淬火生产线油流量大,一般洁油设备根本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对油淬火生产线而言,要进行有效降低油温,必须洁油,而要洁油就必先清油液中所包含的氧化皮等沉渣。
对于油淬火生产线的油液冷却问题,目前国内业内对此尚没有较好解决方法,多采用停产除渣的方法,误工误时,严重影响油淬火生产线的正常生产。也有的企业在生产任务繁重时为不耽误生产,在回油管路设池,采用沉网捞渣的办法临时进行除渣降温,虽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却无法长期使用。而且人力成本高,网的损坏较快,使得捞渣效率、质量也大大折扣。
由于油淬火生产线任务繁重,属于连续作业,生产线淬火油流量十分巨大,一般可达40m3/h,仅其回油管径就超过300mm。为保证生产线工作区供油压力和流量,洁油和冷却设备一般只能安装在回油管路上。而回油管路淬火油压力小,沉渣造成洁油设备管阻较大,使得工作面油液因回油不畅而外溢。此外,淬火油含氧化皮等硬料渣较多,这些硬料渣不仅堵塞滤网(由于硬料渣硬度甚至高过滤网,硬料渣堵塞的滤网清洁十分困难,清洁时滤网破损难于避免),但如果不予清除,不仅会淤积堵塞管路,降低水冷效率,还将造成供油泵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淬火生产线除污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捞渣器壳体2,该捞渣器壳体2整体为半圆形结构,其两侧分别与回油管1相连通,所述的捞渣器壳体2的圆心处安装有轴向的转轴,该转轴上固定有水车轮3,所述的水车轮3上环形阵列安装有捞爪4,所述的转轴一端与减速器13的输出轴相连,其另一端安装在轴承座23内的轴承孔内并与其转动配合,该轴承座23安装在料口座16上,所述减速器13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14相连接,所述的减速器13和电机14整体安装在电机座15上,所述的电机座15和料口座16上分别安装有下料器支杆5,该下料器支杆5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下料器架杆8,所述的下料器架杆8上分别镜像排列有螺孔10,数根长螺栓7分别穿过螺孔10将下料器架杆8固定,其中部的长螺栓7上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下料杆9,所述下料器支杆5的上部安装有刮料器座6,该刮料器座6通过螺钉和复位弹簧12与刮料板11连接,所述捞渣器壳体2位于料口座16一侧的圆心处安装有料口17。
所述的水车轮3包含毂21,该毂21上环形阵列有呈放射状排列的辐板20,所述的辐板20之间设有集料板19,该集料板19为向料口17一侧倾斜的斜面状结构,所述的辐板20的外面固定有一圈磁钢板18,该磁钢板18的外圆柱面上环形阵列有一圈矩形结构的捞爪孔,所述磁钢板18的两侧镜像设有轮缘22,所述的辐板20之间的轮缘22上均匀排列有捞爪调节孔,所述的捞爪4通过螺栓固定在该捞爪调节孔上。
所述的捞爪4整体由钢条弯成,其表面覆盖有一层钢丝网。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能源消耗较小;
2.可实现长期连续作业,无人值守;
3.易于系列化,能适用40m3/h以上流量情况下的除渣要求;
4.在保证回油不外溢出的情况下,捞净度可以随意调整,且除净度最高能达到大于75%;
5.在除渣的过程中不会生热,附加由搅动油液带来的自然冷却油温功能,由此可平均降低油温3摄氏度以上;
6.可实现级联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2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灯光动感提醒功能的井盖
- 下一篇:便捷式微生物分析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