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348.5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超;薛炜;古伟斌;于方;曹建胜;钟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结构 | ||
1.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所述基坑的外侧设有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的外侧设有复合地基,所述复合地基设有多个第一三轴搅拌桩,所述多个第一三轴搅拌桩紧密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其中,所述矩形框与灌注桩相对的面紧贴灌注桩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二三轴搅拌桩,所述第二三轴搅拌桩紧密连接,且纵横排列,形成多个相互连接的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内设有多个第二三轴搅拌桩,所述第二三轴搅拌桩紧密连接,形成多个相互连接的六边形或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地基中的桩土置换率大于0.3,即第一三轴搅拌桩与第二三轴搅拌桩的总断面面积与复合地基的总面积之比大于0.3。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轴搅拌桩和第二三轴搅拌桩均呈圆柱状,且直径都为800mm~9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宽度a为基坑深度的0.85~1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索机构,所述锚索机构设置于第一三轴搅拌桩内,且位于复合地基的外侧;所述锚索机构包括钢垫板、锚索和锚具,所述锚具包含自由段和固定段,所述自由段自下而上穿过第一三轴搅拌桩,所述自由段的上端通过钢垫板固定于复合地基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段位于自由段的下方;所述锚索依次插入自由段和固定段,且所述锚索的下端固定于固定段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的直径为100mm~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的顶端设有圈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3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的驱动装置
- 下一篇:模块化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