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侧卧位体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4126.5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玲;潘勇;刘珂汐;彭征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卧 体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手术中辅助病人保持一定体位的体位架,尤其涉及一种术中侧卧位体位架。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疾病治疗时经常的需要病人保持侧卧位,现有技术主要是由病人自行保持,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且病人坚持不了很长的时间,手臂常常因疲劳而变位,影响手术效果。有些医院设置了固定于病床上的体位架,该体位架必须与病床一体设置,因此成本较高且难以普及,也有一些医院设置了可与病床分离的体位架,但该体位架不能拆卸、折叠,占据的空间较大、收纳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拆卸、折叠,收纳方便的术中侧卧位体位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术中侧卧位体位架,包括侧板一、底板、侧板二和顶板,所述底板包括一体的底板本体和底板延伸段,所述侧板一、底板本体、侧板二和顶板通过合页或转轴依次铰接,其中顶板与侧板一通过扣件连接,形成前后贯通的矩形框,侧板一和侧板二上固定有一端自由的束缚带。
采用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效果:
使用时只需按顺序将侧板一、底板本体、侧板二和顶板拼接成前后贯通的矩形框,将底板延伸段压在手术床的垫子下,病人侧卧,然后将右臂(或左臂)穿入该框,左臂(或右臂)直接搁置在顶板上,再用束缚带将左臂(或右臂)绑定在顶板上,通过两手臂的力量增大侧卧位体位架底部的摩擦,即便不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即可实现手臂侧卧位定位。不用时可以直接解开顶板与侧板一之间的扣件,将整个体位架直接折叠,然后收纳处理,这样节约空间,而且适用于不同的病床,制作成本也低。
为了更增大侧卧位体位架底部的摩擦,可在底板本体表面设置若干突起状的摩擦用凸点,凸点可以一部分由与底板本体相同的材质(如木质或铁质)制成,其余部分由橡胶制成。若完全采用木质或铁质,容易发生打滑现象;若完全采用橡胶,会由于橡胶的弹性,在高度方向上产生一定位变,因此,多种材料组成的凸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定位效果。
为了提高手臂搁置在顶板上的舒适度,可在顶板顶部绑扎气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术中侧卧位体位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术中侧卧位体位架中底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术中侧卧位体位架中顶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术中侧卧位体位架,包括侧板一1、底板、侧板二3和顶板4,所述底板包括一体的底板本体23和底板延伸段24,所述侧板一1、底板本体23、侧板二3和顶板4通过合页6依次铰接,其中顶板4与侧板一1通过扣件7连接,形成前后贯通的矩形框,侧板一1和侧板二3上固定有一端自由的束缚带5。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相对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改进在于,底板选用木质材料制成,当然也可选用其他材料(如铁质),在所述底板本体23表面设有若干突起状的摩擦用木质凸点21,还设有若干橡胶凸点22。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相对于实施例一或二,实施例三的改进在于,在顶板4顶部绑扎有气垫4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41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浓缩器中防止跑料的装置
- 下一篇:井巷电缆吊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