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椅背架角度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4611.2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傅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华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椅 角度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轮椅背架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业内习知,传统的轮椅背由于设计上的不足,普遍存在一个弊端,就是轮椅背架的角度不能任意调节,这样就很难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虽然,目前市面上已推出一些轮椅背架可任意调节的轮椅,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不耐用、调节效果不稳定等缺点,而未能得到普及,仍需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久耐用、操作方便、动作顺畅的轮椅背架角度调节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椅背架角度调节机构,它包括有内、外套管、调节旋钮、拉簧、自适应连接板,其中,所述内套管的外管壁上设有一列沿其长度方向紧密排布的定位盲孔,该内套管的一端铰接在轮椅背架上,其另一端伸进外套管内,并与置于该外套管内的拉簧一端固定相接,该拉簧的另一端固接在外套管上;所述外套管通过自适应连接板与轮椅座架相连接,该自适应连接板为偏向轮椅背架倾斜设置,同时,该外套管相对内套管带有定位盲孔的一侧上设有通孔,调节旋钮从该通孔攻入可插进相应的定位盲孔内实现内套管的定位。
所述内、外套管为倾斜设置,且该外套管接近自适应连接板的一端靠近轮椅座架,该外套管接近内套管与轮椅背架铰接处的一端远离轮椅座架。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任意调节轮椅背架的倾斜角度,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从而能大大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轮椅上的示意图。
图2为内、外套管及拉簧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轮椅背架角度调节机构,它包括有内、外套管1、2、调节旋钮3、拉簧4、自适应连接板5,其中,所述内套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一列沿其长度方向紧密排布的定位盲孔101,该内套管1的一端铰接在轮椅背架6上,其另一端伸进外套管2内,并与置于该外套管2内的拉簧4一端固定相接,该拉簧4的另一端固接在外套管2上;所述外套管2通过自适应连接板5与轮椅座架7相连接,该自适应连接板5为偏向轮椅背架6略倾斜设置,轮椅背架6在调节时通过该略倾斜设置的自适应连接板5可避免因应力过大而造成的内套管1伸缩不自如,即是由于内套管1与外套管2之间的摩擦变大而造成的伸缩障碍,同时,为确保内套管1在轮椅背架6调节时伸缩自如,本实施例所述内、外套管1、2为略倾斜设置,且该外套管2接近自适应连接板5的一端靠近轮椅座架7,该外套管2接近内套管1与轮椅背架6铰接处的一端远离轮椅座架7。另外,本实施例所述外套管2相对内套管1带有定位盲孔101的一侧中间部位上设有通孔,调节旋钮3从该通孔攻入可插进相应的定位盲孔101内实现内套管1的准确定位。在采用以上方案后,当需要调节轮椅背架6的倾斜角度时,只需拧开调节旋钮3即可进行轮椅背架6的角度调节,此时轮椅背架6的倾斜角度大小根据个人需求而定,之后当确定了轮椅背架6的倾斜角度大小后,直接拧上调节旋钮3来锁紧内套管1,即可完成轮椅背架6的角度调节。总之,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久耐用、操作方便快捷、动作顺畅,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华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华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4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椅脚踏架角度调节机构
- 下一篇:供腹盆腔术后患者使用的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