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人工攀岩墙的块石岩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4795.2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宇青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26/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5211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工 攀岩 块石岩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攀岩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人工攀岩墙的块石岩点。
背景技术
攀岩运动是新兴的极限运动,具有高度的挑战性、观赏性与趣味性。在日常训练场馆与竞技表演中,一般都是采用人工仿制的墙壁及岩点的。目前市场上人工仿制的岩点多是由树脂材料制造。这种采用树脂材料制作的岩点因其轻巧、造型多样的特性而被广泛使用。但其存在如下的弊端:树脂岩点的表面触摸感模仿真实岩石表面的触摸感,但是与真实岩石触感存在一定差异;影响运动员及攀岩爱好者的攀爬效果;此外,由于树脂岩点多采用模具加工,树脂岩点存在一定的外形重复率,减少了攀爬过程中攀爬的趣味性;最后,树脂岩点使用化工材料制造,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化学污染,且使用报废后极难降解,难于回收再利用,会再次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对于树脂岩点存在的上述问题,有人提出在树脂岩点粘附一层金刚砂之类的颗粒以增强手感。但在实际的使用中,金刚砂之类的小颗粒无法稳固地粘附在树脂岩点的表面,此外该方法依旧没有解决树脂岩点存在外形重复率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树脂材料不环保、无法降解等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树脂岩点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人工攀岩墙的块石岩点,其具体的结构如下:
用于人工攀岩墙的块石岩点,由基块1、螺栓2、垫片3和螺帽4组成;其中,基块1的表面由固定平面11和攀爬曲面12两部分组成,固定平面11的表面光滑平整且与人工攀岩墙相接触,攀爬曲面12的表面为供攀岩时攀爬踩踏用的不规则曲面,即除固定平面11之外的基块1表面均为攀爬曲面12;基块1的材质为石质;基块1上设有一个贯穿孔5,贯穿孔5与固定平面11相垂直,即贯穿孔5的一端开口与固定平面11相连接,贯穿孔5的另一端开口与攀爬曲面12相连接;与攀爬曲面12相连接的贯穿孔5开口处设有台阶51;台阶51为圆柱形,台阶51内设有垫片3;螺栓2自设有台阶51的贯穿孔5一端穿过,且外伸;螺帽4设于螺栓2的外伸端上;与基块1相接近的螺帽4的侧面上设有爪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克服了树脂岩点手感与真实岩石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树脂岩点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环保的技术难题;令攀爬者有更接近自然岩壁的攀爬体 验;本产品的稳固性好,不易发生岩点的翻转、滑动等问题;本产品的贯穿孔及其上台阶均为圆柱形,易于加工,且能避免贯穿孔周围产生裂纹,适合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9为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主视图。
图中序号为:基块1、螺栓2、垫片3、螺帽4、贯穿孔5、爪6、凹槽7、增阻块8、固定平面11、攀爬曲面12、台阶51、定位孔91、螺钉92。
具体实施方法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实施例1
参见图1,用于人工攀岩墙的块石岩点,由基块1、螺栓2、垫片3和螺帽4组成;参见图2,基块1的表面由固定平面11和攀爬曲面12两部分组成,固定平面11的表面光滑平整且与人工攀岩墙相接触,攀爬曲面12的表面为供攀岩时攀爬踩踏用的不规则曲面,即除固定平面11之外的基块1表面均为攀爬曲面12,详见图3;基块1的材质为石质;基块1上设有一个贯穿孔5,贯穿孔5与固定平面11相垂直,即贯穿孔5的一端开口与固定平面11相连接,贯穿孔5的另一端开口与攀爬曲面12相连接;与攀爬曲面12相连接的贯穿孔5开口处设有台阶51;台阶51为圆柱形,台阶51内设有垫片3,详见图5;螺栓2自设有台阶51的贯穿孔5一端穿过,且外伸;螺帽4设于螺栓2的外伸端上,详见图4;与基块1相接近的螺帽4的侧面上设有爪6,详见图5。此外,所述垫片3为蝶形弹簧垫片,且与台阶51相匹配。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宇青,未经杨宇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4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将机外框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夹持式水带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