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后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7839.7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任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正大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束晓前 |
地址: | 3153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用的后减震器,其减震主要包括后减震弹簧、活塞杆顶端安装的缓冲垫、活塞与外筒顶端的连接的复原阻尼弹簧,但是在使用时,一般减压限位罩与缓冲块之间采用刚性连接,这样长时间使用,减震块很容易损坏,从而缩短整体改进的后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后减震器,其具有在剧烈撞击时能够更有效的减震,还可避免缓冲块的损坏,延长整体使用寿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后减震器,包括外筒,外筒内设有活塞,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部套设有主缓冲装置,活塞杆上端通过螺母螺接有减压限位罩,所述减压限位罩与主缓冲装置之间设有副缓冲装置,外筒上部套设有缓冲下胶垫,减压限位罩与缓冲下胶垫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副缓冲装置的一端与保护罩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减压限位罩中部设有凹腔,副缓冲装置的另一端延伸到凹腔内通过所述螺母固定,所述保护罩开设有通孔,所述副缓冲装置、气囊以及缓冲块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主缓冲装置包括气囊,气囊一端连接有与气囊内部相通的缓冲块,缓冲块与副缓冲装置之间设有保护罩。
其中,所述减压限位罩与减震弹簧之间设有缓冲上胶垫。
其中,所述外筒一端连接有轴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外筒内设有活塞,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部套设有主缓冲装置,活塞杆上端通过螺母螺接有减压限位罩,所述减压限位罩与主缓冲装置之间设有副缓冲装置,外筒上部套设有缓冲下胶垫,减压限位罩与缓冲下胶垫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副缓冲装置的一端与保护罩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减压限位罩中部设有凹腔,副缓冲装置的另一端延伸到凹腔内通过所述螺母固定,所述保护罩开设有通孔,所述副缓冲装置、气囊以及缓冲块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塞杆上部套设有主缓冲装置,以及在减压限位罩与主缓冲装置之间设有副缓冲装置,这样可在剧烈撞击时能够更有效的减震,还可避免缓冲块的损坏,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筒; 2、凹腔;
3、活塞杆; 4、螺母;
5、减压限位罩; 6、副缓冲装置;
7、缓冲下胶垫; 8、减震弹簧;
9、气囊; 10、缓冲块;
11、保护罩; 12、隔板;
13、缓冲上胶垫; 14、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后减震器,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有活塞,活塞连接有活塞杆3,活塞杆3上部套设有主缓冲装置,活塞杆3上端通过螺母4螺接有减压限位罩5,所述减压限位罩5与主缓冲装置之间设有副缓冲装置6,外筒1上部套设有缓冲下胶垫7,减压限位罩5与缓冲下胶垫7之间设有减震弹簧8,所述副缓冲装置6的一端与保护罩11之间设有隔板12,所述减压限位罩5中部设有凹腔2,副缓冲装置6的另一端延伸到凹腔2内通过所述螺母4固定,保护罩11用于对副缓冲装置6的保护,所述减压限位罩5中部设有凹腔2,副缓冲装置6的另一端延伸到凹腔2内通过所述螺母4固定,将副缓冲装置固定与凹腔2内,即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又可防止其在活塞杆3上端不规则的移动,从而整体减震的协调联动性。所述保护罩11开设有通孔,所述副缓冲装置6、气囊9以及缓冲块10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塞杆3上部套设有主缓冲装置,以及在减压限位罩5与主缓冲装置之间设有副缓冲装置6,这样可在剧烈撞击时能够更有效的减震,还可避免缓冲块10的损坏,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正大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正大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7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封性的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减震器防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