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三模多媒体楼宇接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8036.3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3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鞠国栋;王庆安;冯昊;袁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图卫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肖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多媒体 楼宇 接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主要用于楼宇智能监控和对讲行业。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楼宇内的视频信号监控和语音对讲均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的有线方式来传输,有线传输方式要铺设大量的电缆(或光缆),且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维护也不方便,在楼层使用时天线露在外面引起人们联想起摄像机有辐射的心理作用;而现在采用无线方式来实现传输又很少见,主要原因是无线信号在楼宇中受多层次墙面阻挡后会严重衰减,从而无法达到可靠传输的效果;因此解决上述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缩短楼宇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系统的施工周期提高其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效率等特点的无线三模多媒体楼宇接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三模多媒体楼宇接入器,包括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包括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第三无线模块和天线,所述的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相对设置,两模块的通信频率相同,第三无线模块设置在其中间,所述天线设置在第三无线模块上部。
上述的无线三模多媒体楼宇接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方形结构。
上述的无线三模多媒体楼宇接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间通过网口连接。
上述的无线三模多媒体楼宇接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频率为5.8G,第三无线模块频率为2.4G。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需在每个楼层的相同位置放置一个同样的设备,第一无线模块主要负责对上一层无线数据的接收,第二无线模块主要负责对下一层无线数据的发射,第三无线模块负责对本楼层的无线覆盖,这样整栋楼都可以利用无线覆盖了;三个模块之间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数据交换,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施工艰难、成本较高、维护困难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采用本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楼宇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系统的施工周期,节约其建设成本和提高其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三模多媒体楼宇接入器,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包括第一无线模块11、第二无线模块12、第三无线模块13和天线14,所述的第一无线模块11和第二无线模块12相对设置,两模块的通信频率相同,第三无线模块13设置在其中间,所述天线14设置在第三无线13模块上部。
本体1呈方形结构。
模块间通过网口连接。
第一无线模块11和第二无线模块12频率为5.8G,第三无线模块13频率为2.4G。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个无线频率同时工作,楼层之间的设备相互接力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无线方式不能用于楼宇内的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的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式高增益定向天线,可以提高无线信号强度、降低天线成本、还可以避免天线外露对用户造成的有辐射心理影响;通过两个5.8G微波频率实现楼层之间的上下无线穿透传输和多层楼之间的无线中继接力、通过一个2.4G微波频率实现每层楼信号覆盖,从而采用三模方式解决了高层楼宇不能采用无线方式来实现多媒体信息的技术难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图卫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图卫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8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力线传输信息的智能家电
- 下一篇:用于改进负载独立缓冲器的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