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叶片前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8215.7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单文娟;毛军逵;何海峰;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叶片 前缘 结构 | ||
1.一种涡轮叶片前缘结构,其特征在于:
叶片前缘结构(1)内通过设置有垂直于叶型的第一隔离体(4-1)和第二隔离体(4-2),其中第一隔离体(4-1)和第二隔离体(4-2)相互垂直,第一隔离体(4-1)一端与叶片前缘顶端接触,另一端与第二隔离体(4-2)中部接触,第二隔离体(4-2)一端与叶片前缘上表面接触,第二隔离体(4-2)另一端与叶片前缘下表面接触;其中第一隔离体(4-1)将叶片前缘结构(1)内部分成上受限空间(3-1)和下受限空间(3-2);
上述第二隔离体(4-2)的上端设置有与上受限空间(3-1)相通的上冷却气体孔阵列(5-1),下端设置有与下受限空间(3-2)相通的下冷却气体孔阵列(5-2);
上述叶片前缘结构(1)的叶片前缘上表面设置有与上受限空间(3-1)相通的有第一上气膜孔阵列(2-1)和第二上气膜孔阵列(2-2);下表面设置有与下受限空间(3-2)相通的有第一下气膜孔阵列(2-3)和第二下气膜孔阵列(2-4);
前缘长度计作L, 上述叶片前缘顶端到第二隔离体(4-2)的距离计作L0,上述叶片前缘顶端到第一上气膜孔阵列(2-1)的距离在前缘长度的投影距离计作L1,上述叶片前缘顶端到第二上气膜孔阵列(2-2)的距离在前缘长度的投影距离计作L2,上述叶片前缘顶端到第一下气膜孔阵列(2-3)的距离在前缘长度的投影距离计作L3,上述叶片前缘顶端到第二下气膜孔阵列(2-4)的距离在前缘长度的投影距离计作L4:上述L0:L=0.9-1;L1:L=0.05-0.08;L2:L=0.3-0.4;L3:L=0.10-0.13;L4:L=0.3-0.4;
上述第一上气膜孔阵列(2-1)、第二上气膜孔阵列(2-2)、第一下气膜孔阵列(2-3)、第二下气膜孔阵列(2-4)在叶高方向上为平行排列方式,上述上冷却气体孔阵列(5-1)和第一上气膜孔阵列(2-1)之间在叶高方向上为交错排列方式,上述上冷却气体孔阵列(5-1)和第二上气膜孔阵列(2-2)之间在叶高方向上为交错排列方式,上述下冷却气体孔阵列(5-2)和第一下气膜孔阵列(2-3)之间在叶高方向上为交错排列方式,上述下冷却气体孔阵列(5-2)和第二下气膜孔阵列(2-4)之间在叶高方向上为交错排列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前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叶型平面上以水平线为基准,上述第一上气膜孔(2-1)和第一下气膜孔(2-3)内侧一端向隔离体(4-1)方向的偏转角度在1.5°—6°之间;在叶型平面上以水平线为基准,上述第二上气膜孔(2-2)和第二下气膜孔阵列(2-4)内侧一端向隔离体(4-1)方向的偏转角度在3°—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82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轮机的超速保护装置
- 下一篇:煤矿液压支架用差动组合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