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9214.4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F16B39/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尤其是能够产生轴向力的自锁螺母。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机械行业 ( 如航空航天、汽车、船舶、高铁等 ) 在结构连接中常采用自锁螺母。普通自锁螺母采用螺纹变形方式产生锁紧力,一般要求试验在15次能保持锁紧力,但实践使用中只能使用几次。在许多结构连接中,自锁螺母需要重复拆卸(如维修、维护保养等部位 ),有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寿命周期内要反复拆卸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普通自锁螺母完全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现也有部分弹簧片结构的锁紧螺母。
如中国发明公开CN 102221038 A,涉及一种自锁螺母,自锁螺母锁紧部位采用悬臂式锥度弹簧片结构,在锁紧部位开4~6条对称的宽为 0.4 ~ 0.6mm 槽,槽的长度根据螺母的大小决定,自锁螺母具有4~6片弹簧片;在自锁螺母的收口部位的开口槽呈闭合状态。与普通自锁螺母相比,本实用新型自锁螺母锁紧性能更可靠,结构更简单,拆卸、安装更方便,尤为重要的是本锁紧螺母可根据不同安装部位的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形状。
但上述实用新型采用悬臂式锥度弹簧片结构,变形量较小和轴向挤压力小导致锁紧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自锁螺母变形量较小和轴向挤压力小导致锁紧效果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螺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螺母,螺母端面设有自锁部件,自锁部件的自锁块采用压缩式弹簧片结构,自锁块沿螺母的螺纹孔边缘均匀分布,自锁块内侧设有凸起的止滑棱。
进一步所述,自锁块数量为四个且自锁块之间留有空隙。
进一步所述,自锁块由结构钢、不锈钢或铜合金制成,对自锁螺母施加轴向力,自锁块产生轴向弹性变形,凸起的止滑棱向螺母中心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锁紧效果好,重复可使用次数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螺母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螺母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锁螺母工作示意图。
在图中1.自锁块,2.止滑棱,3.螺母,4.螺杆,5.螺杆螺纹,6.螺母螺纹,7.折叠凹槽,8.被固定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中,螺母3端面设有自锁块1,自锁块1端面平整,自锁块1中部靠近螺母3轴线一侧设有凸起的止滑棱2,自锁块1外侧设有折叠凹槽7,自锁块1由内侧向外侧折叠。
使用时,利用工具将螺母3旋紧在螺杆4上,螺母3设有自锁块1一侧与被固定物8表面接触,自锁块1在轴向力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止滑棱2向螺母3中心收紧直至止滑棱2陷入螺杆螺纹5中,螺母3受到自锁块1沿轴向的反向作用力,螺母螺纹6与螺杆螺纹5紧密接触实现螺母3的自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9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