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表的枢接机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300453.7 申请日: 2013-05-27
公开(公告)号: CN203467830U 公开(公告)日: 2014-03-12
发明(设计)人: 董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 董志刚
主分类号: A44C5/10 分类号: A44C5/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105 广东省深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手表 接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的枢接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手表表带与表扣或表带与表壳的枢接机构。

背景技术

手表亦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及显示时间的仪器,其作为一种集装饰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生活品,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在整个手表结构中,金属表带间,表带与表扣,表带与表壳的枢接至关重要,而目前市场上的枢接机构一般为子母通,牙花枝,发夹,生耳及螺丝耳杆,其中:

子母通的枢接机构是有通针及通管组成,且在通针及通管上均设有凹槽,当两个凹槽完全重合时,产生的应力将通针固定在通管内,但由于通管是非弹性材质,这就导致通针在插入通管的过程中会损害凹槽,这就使得两者不能完全重合,这就降低紧配力度,而且当两者重合后,整个子母通的受力只有凹槽处,所以容易造成表带松动或掉针。

牙花枝的枢接机构为一根直径大于表粒孔的插针,通过强行将牙花枝插进表粒孔来实现枢接,然而一些金属表带的材质均为高硬度低韧性,如果强行装配会导致装配膨胀而使得表带崩裂或断开。

发夹装配虽然可以解决牙花枝的崩裂问题,但其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划伤手,且不可重复拆装,使用过程中易掉针。

生耳连接及螺丝耳杆主要用在表带与表扣,表带与表壳的枢接上,但生耳存在弹性不稳定,容易脱落等问题,螺丝耳杆虽然能有效进行固定,但是两端需要用一字头或十字头螺丝紧固,极大的影响了美观,而且一旦螺丝牙松动,螺丝也会掉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一种不易掉针,可重复安装,且美观的枢接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拆装方便且安全稳固的手表的枢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表的枢接机构,包括耳杆及套管,所述耳杆包括杆体及杆头,所述杆体与所述杆头均为柱状体,且所述杆头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截面直径,所述套管为横截面为C形的筒状体,且所述耳杆插在所述套管内部。

所述套管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所述杆体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截面直径。

所述杆头的端平面可以为球面。

所述耳杆也可以为柱状体插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手表的枢接机构具有结构稳定,永不掉针,拉拔力持久,可重复拆装且可承受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表扣枢接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表壳枢接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表扣枢接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表壳枢接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手表的枢接机构,用于表扣与表带,表壳与表带的枢接,下面将以不同的实施例对枢接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第一实施例中表扣与表带的枢接机构,具体包括套管1,耳杆2,扣片3,表带4,扣架5,所述套管1为截面呈c形的筒状体,所述耳杆2包括杆体21及杆头22,所述杆体21与所述杆头22均为柱状体,且所述杆头22的一端平面为球面,所述杆体21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杆头22的截面直径,所述表带4上有一凹槽6,且两侧有外侧孔41,所述扣片3放置在所述凹槽6内,且所述套管1穿过所述外侧孔41及扣片3,所述插针2`插在所述套管1内。

具体安装过程为将扣片3放入表带4的凹槽6处,所述套管1穿过表带4的外侧孔41以及扣片3的孔,将扣片3固定在所述表带4的凹槽6内,将扣架5放置在装配好套管1的表带4上,且扣架5上的侧孔51与所述表带4的外侧孔41重叠,此时将两个耳杆2分别从扣架5两侧依次穿过侧孔51,外侧孔41插入套管1内,完成整个表扣与表带的枢接。

如图2所示为第一实施例表壳与表带的枢接机构,除了套管1及耳杆2外还包括表带4及表壳7,所述套管1穿过表带4侧面的第二外侧孔42插入表带4内,所述插针2`插在所述套管1内。

具体安装过程为将套管1插入表带4的第二外侧孔42,然后将表壳7放置在所述表带4上,且所述表壳7的表孔与所述第二外侧孔42重叠,最终将两个耳杆2分别从表壳7两侧插入套管1内,完成整个表壳与表带的枢接。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耳杆2用插针2`替代,所述插针2`为柱状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志刚,未经董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04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