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减阻功能的消化胶囊内镜镜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0725.3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周明;谈衡;徐修玲;陈修祥;卢雅琳;何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消化 胶囊 内镜镜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减阻功能的消化胶囊内镜镜体结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胶囊内镜靠生理蠕动在消化道内前行,在体外不能提供电的情况下胶囊内镜通过胃延迟导致小肠检查不全,降低了检查效率,另外,光滑的胶囊内镜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该种材料为亲水材料,消化黏液会在消化道与胶囊表面之间铺开,消化道与胶囊内镜相互运动为滑动摩擦并且吸附力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减阻功能的消化胶囊内镜镜体结构,它能够降低对消化道的粘附力和摩擦阻力,提高了肠镜的检查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减阻功能的消化胶囊内镜镜体结构,包括镜体本体,镜体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周期性微孔阵列层,该周期性微孔阵列层的表面具有硅烷化处理的疏水层。
进一步,所述的镜体本体由前镜体、中镜体和后镜体胶接而成,并且镜体本体呈两头半圆形的胶囊状密封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的疏水层的接触角大于150°。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胶囊内镜的表面经过织构和修饰后,消化黏液不会在消化道与胶囊表面之铺开而是呈球状,消化道与胶囊内镜相互运动为滚动摩擦并且吸附力小,可减小摩擦阻力,提高了胶囊检查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减阻功能的消化胶囊内镜镜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中,1为镜体本体;1-1为前镜体;1-2为中镜体;1-3为后镜体;2为周期性微孔阵列层;3为未铺开的球状消化黏液;4为消化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减阻功能的消化胶囊内镜镜体结构,包括镜体本体1,镜体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周期性微孔阵列层2,该周期性微孔阵列层2的表面具有硅烷化处理的疏水层。
镜体本体1由前镜体1-1、中镜体1-2和后镜体1-3胶接而成,并且镜体本体1呈两头半圆形的胶囊状密封结构。
疏水层的接触角大于15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胶囊内镜的表面经过织构和修饰后,消化黏液不会在消化道与胶囊表面之铺开而是呈球状,消化道与胶囊内镜相互运动为滚动摩擦并且吸附力小,可减小摩擦阻力,提高了胶囊检查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步骤如下:
1、将不锈钢制作的消化胶囊内镜镜体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分钟后,自然晾干。
2、采用纳米激光器,激光器中心波长为1064nm,脉宽10~500ns,频率1KHZ,工作电压8V、脉宽500ns、速度0.05mm/s,将激光垂直照射消化胶囊内镜镜体表面,加工完成后做抛光处理以去除边缘的毛刺得到周期性微孔阵列层2:孔间距50μm,孔直径80μm,孔深度100μm。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分钟后,自然晾干。
3、放入干燥箱中硅烷化处理,抽真空,温度80℃,形成疏水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0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体温计及体温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锅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