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溢水罐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1332.4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倪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2 | 分类号: | F01P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罐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附属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排气的溢水罐总成。
背景技术
虽然汽油发动机已进行了大量改进,但是在将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中,汽油发动机的效率仍然不高。汽油中的大部分能量(约70%)被转换成热量,而散发这些热量则是汽车冷却系统的任务。事实上,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冷却系统所散失的热量足以供两个普通房屋取暖。冷却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以防止发动机过热,但冷却系统还有其他重要作用。汽车中的发动机在适当的高温状态下运行状况最好。如果发动机变冷,就会加快组件的磨损,从而使发动机效率降低并且排放出更多污染物。因此,冷却系统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尽快升温,并使其保持恒温。燃料在汽车发动机内持续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从排气系统中排出,但仍有部分热量滞留在发动机中,从而使其升温。当冷却液的温度约为93℃时,发动机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在这个温度下:燃烧室的温度足以使燃料完全蒸发,因此可以更好地使燃料燃烧并减少气体排放。
现有的用于冷却液排气的溢水罐总成的问题在于:整体强度不足,容易破裂、气体容易从溢水罐进入发动机,使得散热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溢水罐总成,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溢水罐整体强度高的有益技术效果,同时排气效果也得到了增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溢水罐总成,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的供给与排气,包括:罐体和压力盖,罐体为弧面或球面,用以避免和降低应力集中;
罐体包括:上罐体、下罐体,压力盖设置在上罐体的顶面;
上罐体设置有:平衡接嘴,用以平衡并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压力,减少冷却液消耗;真空接嘴,用以提供可变进气道转换动力;以及主接嘴,向发动机冷却系统补充冷却液;
其中,上罐体和下罐体内壁上对齐设置有隔筋,隔筋上设置有若干通水孔,用以增加罐体的强度和刚性并使隔筋的两侧连通。
较佳的,通水孔为圆形或带有圆角的方孔,用以保证罐体内部装载的冷却水的充分流通。
较佳的,平衡接嘴和真空接嘴内部设置有金属衬套,用以增加平衡接嘴和真空接嘴的强度。
较佳的,溢水罐总成还包括加强组件,设置在罐体外侧,用以固定溢水罐总成。
较佳的,加强组件包括加强嵌件和加强筋。
较佳的,下罐体还包括若干凸台,用以支撑溢水罐总成。
较佳的,罐体外侧还设置有液位刻度,用以查看罐体内部冷却水的液位。
较佳的,液位刻度包括一最高液位刻度以及一最低液位刻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视图;
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请参考图1至3,一种溢水罐总成,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的供给与排气,包括:罐体和压力盖3,罐体为弧面或球面,用以避免和降低应力集中;罐体包括:上罐体1、下罐体2,压力盖3设置在上罐体1的顶面;上罐体1设置有:平衡接嘴4,用以平衡并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压力,减少冷却液消耗;真空接嘴5,用以提供可变进气道转换动力;以及主接嘴6,向发动机冷却系统补充冷却液;其中,上罐体1和下罐体2内壁上对齐设置有隔筋7,隔筋7上设置有若干通水孔10,用以增加罐体的强度和刚性并使隔筋7的两侧连通。
通水孔10为圆形或带有圆角的方孔,用以保证罐体内部装载的冷却水的充分流通。
平衡接嘴4和真空接嘴5内部设置有金属衬套,用以增加平衡接嘴4和真空接嘴5的强度。
溢水罐总成还包括加强组件,设置在罐体外侧,用以固定溢水罐总成。在这里,加强组件包括加强嵌件8和加强筋9。
下罐体2还包括若干凸台12,用以支撑溢水罐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1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楼层板综合钢架与施工方法
- 下一篇:工具式楼梯踏步模板支设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