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杆桩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路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2519.6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坡拉;詹学启;李玉良;张占荣;陈爱云;廖进星;姚建伟;刘庆辉;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6 | 分类号: | E02D5/56;E01B2/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桩桩 结构 复合 地基 路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路基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地基土层深厚、沉降控制困难区域中的螺杆桩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较快,为保证线路的平顺性,对线下工程工后沉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保证路基工程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要求,大量采用复合地基形式,而对于地基土层深厚、沉降控制困难的区域,常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管桩、CFG桩等桩网结构复合地基。
钢筋混凝土桩成桩深度大,且不易受地层条件的限制,承载力高、受力性能好,但是工程造价较高,且施工过程中多需要泥浆护壁,对环境影响大;管桩是一种费用经济的挤土桩,但不适用于密实的砂土层以及含有硬夹层的地基土,且一般采用锤击法施工,噪音污染大;CFG桩是一种费用经济的钻孔桩,但是一般的成桩深度有限,一般在27m之内。
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高速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的路基工程地基处理中的螺杆桩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路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杆桩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路基结构,它包括穿过土体的桩体群,所述桩体群由多个等间距布置的桩体构成,所述桩体的桩端进入土壤中的持力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为上部圆柱形、下部螺杆形的螺杆桩,所述螺杆桩的桩顶设有帽桩,所述帽桩的上截面面积大于桩体的截面面积,同一水平线的帽桩上端面设有加强垫层,在加强垫层上方浇筑有分层填筑、碾压的路堤,在路堤的坡脚处设有脚墙。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螺杆桩的桩径为0.3~0.5m,螺杆桩之间的间距为螺杆桩桩径的3~5倍。
所述螺杆桩的上部圆柱形和下部螺杆形的直径相等,上部圆柱形的长度不少于螺杆桩桩长的1/3。
所述下部螺杆形的螺牙宽度为50~60mm,螺牙端部厚度为50mm,螺牙根部厚度为100mm,螺距与桩径之比为1:0.6~1。
所述帽桩为顶部截面大于底部截面的圆台锥形。
所述圆台锥形的底部直径与桩体直径相等,圆台锥形的的顶部直径为底部直径的倍;所述圆台锥形的高度为06~0.8m。
所述加强垫层的厚度为0.6m。
所述加强垫层包括上部和下部的碎石垫层、中部的高强土工格栅,在碎石垫层和高强土工格栅之间设有中粗砂垫层。
所述加强垫层包括上部和下部的碎石垫层,在碎石垫层之间设有高强土工格室。
所述桩体群在水平方向正方形或三角形布置。
与常规的钢筋混凝土桩、管桩、CFG桩等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地层适应性好,几乎适用于除淤泥土之外的所有土层,如可塑~坚硬的黏性土层、中密~密实砂层、砂砾石层等地层中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施工时对环境影响小,无噪音、泥浆等污染;
3、螺纹状的桩身可充分提高桩侧摩阻力,加之成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等原因,单桩承载力较高,地基处理费用较为经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螺杆桩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路基结构,它包括穿过土体的桩体群,桩体群在水平方向正方形或三角形布置。桩体群由多个等间距布置的桩体1构成,桩体1的桩端进入土壤中的持力层。本实施例中,桩体1为上部圆柱形、下部螺杆形的螺杆桩,螺杆桩的桩顶设有帽桩2,帽桩2的上截面面积大于桩体1的截面面积,同一水平线的帽桩2上端面设有加强垫层3,在加强垫层3上方浇筑有分层填筑、碾压的路堤5,在路堤5的坡脚处设有脚墙6。
本实施例中:
螺杆桩的桩径为0.3~0.5m,螺杆桩之间的间距为螺杆桩桩径的3~5倍,螺杆桩的最大长度可达35m左右,螺杆桩的桩身混凝土型号一般不低于C20;螺杆桩的上部圆柱形和下部螺杆形的直径相等,上部圆柱形的长度不少于螺杆桩桩长的1/3;下部螺杆形的螺牙宽度为50~60mm,螺牙端部厚度为50mm,螺牙根部厚度为100mm,螺距与桩径之比为1:0.6~1。
帽桩2为顶部截面大于底部截面的圆台锥形,圆台锥形的底部直径与桩体1直径相等,圆台锥形的的顶部直径为底部直径的2倍;圆台锥形的高度为06~0.8m。
加强垫层3的厚度为0.6m,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2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预应力混凝土实心管桩
- 下一篇:自控移动式浮渣吸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