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粪污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3094.0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从启;赵廷伟;徐贵生;高瑞林;伊世明;马喜斌;冯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G5/44;F23G5/46;F23J15/04;F23J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车宁华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粪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厕所粪污的处理方法一般为填埋式或者生物降解式,填埋式处理是将粪污装在可降解塑料袋内再进行深埋,由于装袋体积大具有一定的劳动强度,另外塑料袋破损还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填埋处理不能消灭污物中的病菌、细菌及有害物质,当出现大的疫情时不能控制疫情的传播;生物降解式所用的细菌受温度限制,当温度过低降解菌难以存活,因此生物降解也受到一定的环境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粪污处理装置,能有效对粪污进行处理,消灭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并达到无污染排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粪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包含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倾斜设有桶状的旋转的下炉体以及与下炉体滑动配合的固定的上炉盖,所述下炉体的内壁设有螺旋齿,所述上炉盖的底部设有加料口和燃烧器,所述上炉盖的下侧面连接有排废管道,所述排废管道的侧壁设有废气出口,所述排废管道的下方设有积灰盒;所述加料口依次连接有加料泵和粪污池,所述废气出口依次连接有二次燃烧室、冷却换热器和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顶部设有活性炭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1)所述加料泵与所述加料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定量箱和加料阀。
(2)所述加料泵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横向固定的缸体,所述缸体内滑动配合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连接有手柄,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包含两个水平接口与一个竖直向上的接口,其中,一个水平接口连接所述连接孔,另一个水平接口连接有混合物进料管,所述竖直向上的接口连接有混合物出料管;所述混合物进料管上设有进料单向阀,所述混合物出料管上设有出料单向阀。
(3)所述安装支架上平行设有前固定环与后固定环,所述前固定环与所述后固定环上分别布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缸体的径向支撑轴承,所述下炉体的外壁上平行设有环形的与所述前固定环与后固定环对应的前辊道与后辊道。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前固定环与所述后固定环上分别布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缸体的轴向支撑轴承,所述前辊道与所述后辊道的截面为L形。
(4)所述冷却换热器包括密封的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内设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次燃烧室,输出端连接所述喷淋装置,所述冷却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下部设有出水管。
(5)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与所述冷却换热器连通的封闭的喷淋通道,所述喷淋通道的下方设有喷淋池,所述喷淋池连接有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喷淋管道的末端设有多个位于喷淋通道内的喷嘴。
(6)所述活性炭净化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喷淋装置顶部的竖直布置的净化壳体,所述净化壳体的上下两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其中部的横截面积,所述净化壳体的中部横向设有活性炭层,所述净化壳体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喷淋装置的下通孔,所述净化壳体的上端设有连通大气的上通孔。
(7)所述定量箱与所述粪污池之间设有溢流管。
(8)所述加料阀为手动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粪污处理装置,将粪污池里的粪污通过加料泵将粪污输送到焚烧炉内,粪污经焚烧炉燃烧后的废渣进入积灰盒,废气通过废气出口进入二次燃烧室,并在二次燃烧室内充分燃烧后排出,在冷却换热器内进行冷却后进入喷淋装置,对烟气中的酸性有害物质进行中和,再通过活性炭净化装置吸收烟气中有毒害物质后送入大气;本装置能有效对粪污进行处理,消灭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并达到无污染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粪污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粪污处理装置的加料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粪污处理装置的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粪污处理装置的焚烧炉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粪污处理装置的焚烧炉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粪污处理装置的冷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的粪污处理装置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所示的粪污处理装置的活性炭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3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