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动力源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3109.3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勇;郑定洋;齐伟;卢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勇;郑定洋;齐伟;卢伟江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F03D9/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动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电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多动力源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太阳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新能源已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资料显示,我国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年有效风能密度达到可利用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76%,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h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另外,我国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绝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超过4kWh/m2,西藏最高达7kWh/m2天。其中一、二、三类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5000MJ/m2,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
在我国新能源的良好资源优势下,新能源开发利用设备却并不理想,尤其是集成式发电机不成熟,户外无法有效采集利用风能、太阳能。传统的户外出游都会遇到电子设备缺电的情况,户外出游时会携带较多的备用电源—电池,或者是利用汽车等设备的供电系统为电子产品供电。这些电源不环保,且不能较长时间供电。虽然现在市面上风力发电和光能发电技术早已成熟,但现有的产品很少有将两种资源混合发电,并且大多数的风能、太阳能发电装置体积庞大、笨重,不方便携带和移动,更不能满足对便携性、灵活性要求较高的户外用电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动力源发电装置,该装置采用混合式的发电方式,可利用多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进行发电,它集风能、光能发电于一体,将风光互补式新能源的利用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带到了户外休闲中去,填补了便携式混合发电机的空白。其简单高效的机械设计及优化的电路设计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达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多动力源发电装置,包括滚筒、收缩式支架、折叠式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由筒状外壳、太阳能电池板、叶片、手摇机构和小型发电机Ⅰ组成;筒状外壳的两侧边设有空槽,两空槽与筒状外壳内腔连通;太阳能电池板设在筒状外壳的顶端,太阳能电池板为折叠式,折叠后与所述筒状外壳两侧边的空槽配合封闭;叶片置于筒状外壳内,叶片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小型发电机Ⅰ连接;手摇机构包括摇柄、传动增速齿轮系、超越离合器Ⅰ、小型发电机II,摇柄通过转动轴与传动增速齿轮系的一端连接,传动增速齿轮通过超越离合器Ⅰ与小型发电机II连接,叶片轴的另一端超越离合器II与传动增速齿轮系的一端连接。
小型发电机Ⅰ和小型发电机II的输出线路与控制电路连接,经过控制电路整流稳压后的线路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的收缩式支架采用三脚架伸缩杆装置,其顶端与滚筒通过轴承连接,并且收缩式支架可拆卸。
所述的折叠式尾翼连接在筒状外壳上,其不使用时可折叠收起;在风力的作用下,折叠式尾翼带动滚筒自主调整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便携式设计,实现用户携带至户外使用的要求;传动链采用双超越离合器设计,简单可靠操作方便;风轮机采用滚筒模式, 安全可靠;风光互补集合式设计,效率高;该装置整体采用混合式的发电方式,可利用多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进行发电,它集风能、光能发电于一体,将风光互补式新能源的利用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结构图
图3是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中,1-折叠式尾翼、2-传动增速齿轮系、3-小型发电机Ⅰ、4-筒状外壳、5-空槽、6-叶片、7-小型发电机II、8-摇柄、9-越离合器II、10-超越离合器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勇;郑定洋;齐伟;卢伟江,未经谢勇;郑定洋;齐伟;卢伟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3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电控箱
- 下一篇: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