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采/输血用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3867.5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媛;周娟;沈云青;李炜修;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血液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黎明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输血 针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采/输血用的针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采供血机构或医院在采血或输血时所使用的一次性穿刺针一般较粗,主要由针头、带有蝶翼的针柄及针管构成,穿刺时针头刺入人体血管,再将蝶翼贴服在人体皮肤上粘牢,进行采血或输血;特别是在机采时由于采/输血速度较快,为了避免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及血液聚集堵塞针头,所以使用的多为16-17号较粗的针头,为使采/输血顺利进行,常常需要献血人员配合反复进行握拳、放拳的动作,顺利完成约需1-2个小时左右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若出现针头从血管中滑出,由于情况出现的突然而没有及时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止血,会出现出血、血液污染、甚至空气栓塞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固定的采/输血穿刺针头。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采/输血用针头,包括针头和针柄,针柄的末端连接针管,针柄的两侧设置有蝶翼,在两侧蝶翼的端部位置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深度为蝶翼的1/2。
所述固定槽的两侧设有凸起。
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有横槽。
蝶翼靠近针柄的位置为易弯曲的软性材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蝶翼部位设置了固定槽,可方便的将针头在沿血管的方向给予一定约束,因此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各种风险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蝶翼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蝶翼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针柄、3蝶翼、4固定槽、5针管、6凸起、7横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1和针柄2,针柄2的末端连接针管5,针柄2两侧设置有蝶翼3。
在两侧蝶翼3的端部位置设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的深度为蝶翼3的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固定槽4的两侧设有凸起6(如图2所示),凸起6可以防止胶布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所述固定槽4的底部设有横槽7(如图3所示),横槽7可使所穿过的胶布保持平整,使粘贴效果更好。
为使蝶翼3能更好的贴服在人体皮肤上,在蝶翼3靠近针柄2的位置为易弯曲的软性材料,或者比蝶翼3的厚度略薄一些。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针头刺入人体血管,再将蝶翼贴服在人体皮肤上,使用胶布通过蝶翼的两个固定槽将针头粘贴在手臂上,为确保稳定,粘贴时刻绕手臂大半周粘贴,进行抽血或输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蝶翼部位设置了固定槽,可方便的将针头在沿血管的方向给予一定约束,因此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血液中心,未经山东省血液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3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光纤端面研磨机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蓄水式植物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