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明导电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6692.3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华;高育龙;杨云良;顾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膜是具有良好导电性及在可见光波段具有高透光率的一种薄膜。目前透明导电膜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光伏器件、触控面板和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简称软板或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透明导电膜通过FPC与外接电路连接,从而将透明导电膜感知的位置信号传输到处理器中,进行识别,确定触摸位置。
传统的,透明导电膜通过FPC与外接电路连接时,先将FPC与透明导电膜的引线区域贴合,然后和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相连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透明导电膜。
一种透明导电膜,包括:
透明基底,所述透明基底包括本体和从所述本体一侧延伸形成的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宽度,所述本体包括感应区以及位于所述感应区边缘的边框区;
设于所述柔性透明基底的导通线路;
设于所述感应区一侧的网格状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导电丝线;
设于所述感应区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对一侧的网格状的第二导电层,所述 第二导电层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二导电丝线;
设于所述边框区一侧的第一引线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导通线路通过所述第一引线电极电连接;及
设于所述边框区另一侧的第二引线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导通线路通过所述第二引线电极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区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底部为非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凹槽底部为非平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为0.2μm~5μm,高度为2μm~6μm,高度和宽度的比值大于1;
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为0.2μm~5μm,高度为2μm~6μm,高度和宽度的比值大于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电极和所述第二引线电极分别嵌设于所述边框区相对的两个表面;或
所述第一引线电极或所述第二引线电极分别直接设于所述边框区的相对的两个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基质层,与感应区对应的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电极嵌设于与所述边框区对应的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或
所述第一引线电极直接设于与所述边框区对应的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基质层,与所述感应区对应的所述第二基质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线电极嵌设于与所述边框区对应的所述第二基质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或
所述第二引线电极直接设于与所述边框区对应的所述第二基质层远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为网格状或者条状,网格状的所述第一引线电极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导电引线,条状的所述第一引线电极的最小宽度为10μm~200μm,高度为5μm~20μm;
所述第二引线电极为网格状或者条状,网格状的所述第二引线电极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二导电引线,条状的所述第二引线电极的最小宽度为10μm~200μm,高度为5μm~2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线路为网格状或者条状,网格状的所述导通线路由导通丝线交叉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至少部分包覆所述透明基底、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一引线电极、第二引线电极和导通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不小于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6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煤机用铝合金导体屏蔽监视加强型橡套软电缆
- 下一篇:LED外漏点单体发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