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轮机零值班燃料运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6845.4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金仲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232 | 分类号: | F02C7/2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轮机 值班 燃料 运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燃气轮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再需要值班燃料的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以钢厂高炉产生的低热值高炉煤气作为燃料,燃烧后推动透平叶片,驱动发电机发电,排出的高温尾气可用于加热余热窝炉,产生的蒸汽推动气轮机再次发电,对热能进行二次回收,组成一个CCPP联合循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秀产品。在燃气轮机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燃烧室火焰不致熄灭,使用了高热值的焦炉煤气作为值班燃料。但由于焦炉煤气本身杂质较多,难以净化等特点,加上流量较小,输送管道较细等实际情况,在使用过种中经常出现管道堵塞,喷嘴堵塞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气轮机零值班燃料运行系统,该系统应能有效地防止出现管道堵塞、喷嘴堵塞的问题,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成本较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燃气轮机零值班燃料运行系统,包括若干个与焦炉煤气供气管道连接的燃烧室,所述焦炉煤气供气管道上依序设有值班焦炉煤气隔离阀、值班焦炉煤气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系统还设有高炉煤气置换管路、低压氮气吹扫管路以及高压氮气隔离管路;
所述高炉煤气置换管路上设有置换高炉煤气供气阀以及第一止回阀,置换高炉煤气供气阀与高炉煤气供气管道连接,在焦炉煤气供气管道上设有高炉煤气关断阀,第一止回阀与所述高炉煤气关断阀、燃烧室之间的焦炉煤气供气管道连接;
所述低压氮气吹扫管路上依序设有置换高炉煤气氮气吹扫阀以及第二止回阀,所述置换高炉煤气氮气吹扫阀与低压氮气源连接,第二止回阀与置换高炉煤气供气阀和第一止回阀之间的高炉煤气置换管路连接;
所述高压氮气隔离管路上依序设有置换高炉煤气氮气密封阀和第三止回阀,所述置换高炉煤气氮气密封阀与高压氮气源连接,第三止回阀与值班焦炉煤气流量控制阀、置换高炉煤气关断阀之间的焦炉煤气供气管道连接。
所述运行系统还设有值班焦炉煤气放散管路,该值班焦炉煤气放散管路上设有值班焦炉煤气放散阀,所述焦炉煤气放散阀与值班焦炉煤气隔离阀、值班焦炉煤气流量控制阀之间的焦炉煤气供气管道连接。
所述焦炉煤气供气管道上设有焦炉煤气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A.切换至零值班模式:
1)关闭值班焦炉煤气隔离阀,停止向燃烧室输送值班焦炉煤气;
2)打开置换高炉煤气供气阀,向燃烧室输送高炉煤气;
3)关闭置换高炉煤气关断阀,使高炉煤气进入燃烧室,替代值班焦炉煤气进行燃烧;
4)打开值班焦炉煤气放散阀,将管道中残余的值班焦炉煤气放散;
5)打开置换高炉煤气氮气密封阀,输入高压氮气,吹扫残余的值班焦炉煤气,并使值班焦炉煤气隔离阀和置换高炉煤气关断阀之间的管道内气压大于焦炉煤气的气压以及高炉煤气的气压,防止泄露引发事故;
6)完成吹扫后关闭置换高炉煤气氮气密封阀、值班焦炉煤气流量控制阀、值班焦炉煤气放散阀。
B.停机吹扫流程
1)关闭置换高炉煤气供气阀,停止输送高炉煤气;
2)打开置换高炉煤气氮气吹扫阀,输入低压氮气,吹扫管道中以及燃烧室内的残余高炉煤气;
3)完成吹扫后关闭置换高炉煤气氮气吹扫阀;
4)正常停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燃气轮机值班燃料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低热值燃料与值班燃料的配送关系,本实用新型中,值班燃料仅用于燃气轮机点火,在稳定燃烧后,将原用于值班燃料的焦炉煤气替换为高炉煤气,从而解决了焦炉煤气管道及喷嘴的堵塞问题,提高了燃气轮机运行的可靠性,也降低了燃料成本;与原系统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新增了高炉煤气置换管路、低压氮气吹扫管路以及高压氮气隔离管路,原设备基本不作改动,大大方便了旧有机组的改造升级,也为切换回值班燃料运行模式做好了准备,以便某些特殊情况下临时切换回值班燃料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燃气轮机值班燃料运行系统的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68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