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版、散射膜层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319.X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远辉;秦锋;王辉;王春;张一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08 | 分类号: | B41F13/08;B41F1/22;G02B5/02;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散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版、散射膜层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简单等优异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平面显示器的新兴技术。
OLED显示装置是在基板上设置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两个电极,在两个电极之间设置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透明玻璃作为基板,而玻璃的折射率一般为1.4-1.5,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的折射率为1.7-1.8,因此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通电发出的光经玻璃进入空气时,由于全反射会有大部分的光线局限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中,只有约20%的光子能够射出OLED器件,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最大只能达到17%。光取出效率及外量子效率低,导致器件光效低、功耗大、芯片发热、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提升OLED显示屏的光取出率的技术有多种,包括:微透镜技术、光子晶体技术、纳米线技术、散射层技术、微腔共振技术等。其中散射层技术成本较低、光谱偏移较少,而且外量子效率增强效果较好,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散射层技术是在OLED显示屏的基板上设置有一层散射膜层,用以增强外量子效率。现有的散射膜层是在薄膜内嵌设有散射粒子,受限于制作工艺,现有的散射膜层上散射粒子在薄膜内分布不均匀,且散射粒子可能在薄膜内叠置,形成多层,从OLED表面射出的光的波长和强度会因观察者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即色偏现象严重,显示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版、散射膜层显示装置,所述印刷版可用于形成所述散射膜层,且所述散射膜层上的凹槽结构大小排布均匀,可以有效提高光取出效率及外量子效率,改善显示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版,所述印刷版上形成有多个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的最大宽度在1nm-1000nm之间。
可选的,所述印刷版用于制作散射膜层。
可选的,所述凸出结构在所述印刷版上以矩阵的形式均匀排布。
可选的,所述凸出结构为半球形。
可选的,所述半球的直径在1nm-1000nm之间。
可选的,形成所述印刷版的材料具有可固化塑形特性的材料。
可选的,形成所述印刷版的材料为甲基硅氧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射膜层,所述散射膜层上形成有多个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最大宽度在1nm-1000nm之间,且所述凹槽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的印刷版印刷制得。
可选的,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散射膜层上以矩阵的形式均匀排布。
可选的,所述凹槽结构为半球形。
可选的,所述半球的直径在1nm-1000nm之间。
可选的,形成所述散射膜层的材料为具有可固化塑形特性的材料。
可选的,形成所述散射膜层的材料为固化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散射膜层,其中,所述散射膜层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射膜层。
可选的,所述散射膜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出光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版、散射膜层及显示装置,所述印刷版上形成有多个凸出结构,且所述凸出结构的最大宽度在1nm-1000nm之间,所述印刷版上的凸出结构精细度高,所述散射膜层通过所述印刷版印刷制得,散射膜层上形成有与印刷版上的凸出结构相对的凹槽结构,且所述散射膜层上的凹槽结构大小排布均匀,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上,可以有效的提高光取出效率及外量子效率,改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印刷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射膜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散射膜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版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一基板上制作凹槽结构的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具有可收缩变形特性的纳米粒子的单分子层的方法示意图;
图8为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纳米粒子单分子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纳米粒子单分子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7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吸式电动排种盘
- 下一篇:一种魔芋种芋的抗病消毒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