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340.X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华;张文龙;李亚辉;贾巍;陈志雪;刘燕朝;王静;姚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装配技术,特别是具有弹性塞边架的铅酸蓄电池装配结构,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对蓄电池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铅酸蓄电池是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汽车的起动源自于蓄电池,蓄电池的起动和循环寿命成为衡量蓄电池性能的关键指标。蓄电池循环寿命的终止原因比较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之中不断振动,非紧装配的蓄电池经长期振动容易造成极板活性物质块状脱落,从而使蓄电池寿命大大降低直至终止。所谓紧装配,就是将隔板、极板以相互间紧密排列的方式装入电池壳体内,以提高电池的耐振动性能。铅酸蓄电池在产品设计中,首先考虑到正负极板设计容量和极板厚度以及隔板的厚度影响,蓄电池壳体每个单格的尺寸是固定的,要求极群尺寸要大于蓄电池单格尺寸,使电池的极群组具有一定的装配松紧度。松紧度过大,有可能出现电池壳体变形热封漏气或损坏现象;而松紧度过小,极板间挤不紧,容易出现活性物质脱落等现象,使电池耐震性能不好,缩短电池使用寿命。极板在生产过程中由涂板机快速涂板,涂板厚度尺寸波动较大,容易造成极板涂薄现象,为防止活性物质经过充放电后自行脱落,就要求电池在装配当中采用紧装配。当在电池装配后出现极群组松动的现象,就要使用塞边架,但是若塞边架使用数量较多,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还会出现塞偏现象,使极板未能完全处于挤紧状态,达不到极群紧装配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厚度可变的塞边架,以彻底解决极群组紧装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通过使用厚度尺寸可变的弹性塞边架,满足蓄电池紧装配要求的铅酸蓄电池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铅酸蓄电池装配结构,它包括蓄电池壳体,在蓄电池壳体内设有六个单格,各单格内装配由正、负极板和隔板组成的极群,特别之处是,所述各极群与单格壁之间设有弹性塞边架,弹性塞边架两侧分别触压极群和单格壁。
上述铅酸蓄电池装配结构,所述弹性塞边架包括横向筋和竖向筋,所述各横向筋为弧形筋,各横向筋的弧形弯曲方向一致且相互平行,所述各竖向筋相互平行。
上述铅酸蓄电池装配结构,所述弹性塞边架的竖向筋的厚度尺寸大于横向筋的厚度尺寸,架竖向筋的厚度尺寸B为2-3毫米,弹性塞边架的厚度尺寸A 为5-6毫米。
上述铅酸蓄电池装配结构,所述弹性塞边架的横向筋为五条,各相邻两条横向筋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竖向筋为四条,各相邻两条竖向筋之间的距离相等。
上述铅酸蓄电池装配结构,所述弹性塞边架中心处设有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问题,对塞边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将普通厚度一定的塞边架改进为厚度尺寸可以随外力作用发生变化的弹性塞边架。采用该弹性塞边架,在蓄电池装配过程中极群组入槽后,按住弹性塞边架凸起部位将其压平,送入极群组与蓄电池单格间的空隙,手指松起,弹性塞边架凸起部位弹起挤压极群组,达到蓄电池紧装配的目的。采用弹性塞边架后可以减少塞边架的使用数目,同时使极板所的挤压力均匀,起到把极群组挤紧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简化蓄电池装配操作,使蓄电池装配可靠性提高,消除或降低因极群组松动的而使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弊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弹性塞边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蓄电池壳体,2、单格,3、单格壁,4、弹性塞边架,4-1、横向筋,4-2、竖向筋,4-3,圆形孔,5、极群。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电池壳体1,在蓄电池壳体内设有六个单格2,在每个单格2内装配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的极群5。为解决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弹性塞边架4,弹性塞边架位于各单格内极群5与单格壁3之间,弹性塞边架两侧分别触压极群和单格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7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针菇高效绿色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