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木枋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573.X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毫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0 | 分类号: | E04G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木枋,具体是指一种复合木枋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建筑领域浇筑钢筋混凝土是用传统的木枋作支撑,木枋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相当大,木工经常将长的木枋锯断,形成浪费,而且木枋的变形较大易弯曲、饶度大、几何尺寸不标准,很多难以重复利用。为了解决传统木枋寿命短、浪费大的问题,已经有了复合木枋,例如申请号为:20092031099.4,名称为: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支撑用复合木枋,其主体是在C型钢内安装木材,并在C型钢的长开口对面设置有预紧孔,用螺钉等固定。这种复合木枋是09年才研制成功的,其加工方式是采用人工敲打,将木枋敲入C型钢内的方式制成的,但是,这种加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效率低下、加工速度慢,不能满足大批量地生产,而且,人工敲打的方式其受力不同,每次对木枋的敲打力不同,不同的人员敲打力也不同,为此,复合木枋的质量也不统一,存在某些木枋过渡敲打的问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现在已有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申请号为:201220626156.7,名称为:用于建筑施工组模的复合木枋。该专利技术方案中,采用冲压孔形成的加强筋的方式代替了以前焊接的肋条,这个结构避免了焊接工序,而且减少了预紧孔的结构,大大提高了实用性。但是,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1冲压形成的孔存在死角区域,死角区域的存在使得该处的钢材容易撕裂,造成产品质量的隐患;2这种复合木枋依靠木枋和外套之间的过盈配合固定,因此其过盈配合的量不宜掌控,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产品配合度过大,木枋和外套均变形,影响其寿命,有的产品配合度过小,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木枋的改进结构,解决目前的复合木枋存在的冲压孔死角容易撕裂的问题,提高复合木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木枋的改进结构,包括横截面呈矩形的钢外套、设置在钢外套内的木枋本体,在钢外套的侧面上设置有冲压孔,所述冲压孔整体呈长方形或椭圆形,所述长方形两端为弧形边,弧形边与长方形的另外两个边平滑连接。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复合木枋上做出的改进,现有的复合木枋包括钢外套,钢外套由型钢或者钢材经过冷拉冲压形成,木枋本体与传统的木枋相同,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复合木枋中的冲压孔为矩形或者菱形等具有明显夹角的结构作出的改进,通过将冲压孔的形状设置有椭圆形或者矩形,当采用矩形的时候,其两个长度较小的端部边设置成弧形,端部的弧形边与与长方形的另外两个边之间连接成平滑的曲边结构,相对于现有的冲压孔,去掉了长方形或者菱形的顶角,没有明显的顶点,减少了从顶点撕裂钢外套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避免使用过程中不恰当的外力造成的钢外套撕裂。
钢外套端部的侧面通过钢钉固定在木枋本体上。进一步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点改进,采用钢外套和木枋本体之间较小的过盈配合,同时采用在钢外套的端部设置钢钉,通过钢钉来固定木枋本体和钢外套,避免钢外套和木枋本体的过渡变形,同时保证了其之间的配合关系,避免滑落,使得产品的质量一直,提高了产品的统一性。
所述木枋本体的两端均凸出于钢外套4~6cm形成凸出部。进一步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护好复合木枋,由于复合木枋的使用环境为建筑工地,拆卸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会从高空摔处落下,此时,钢外套的两个端部最容易先着地,也最容易损坏变形,为了解决钢外套在使用过程中的这一问题,以在,有效地保护了木枋的钢外套端部,进一步地提高了复合枕木的使用寿命,木枋本体的两端凸出于钢外套4~6cm形成凸出部,如此,当木枋着地过程中,由于凸出部的木枋本体先着地
所述钢外套采用镀锌钢材制成。进一步地,利用镀锌钢材的耐腐蚀、耐锈蚀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钢外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木枋的改进结构,通过将冲压孔的形状设置有椭圆形或者矩形,当采用矩形的时候,其两个长度较小的端部边设置成弧形,端部的弧形边与与长方形的另外两个边之间连接成平滑的曲边结构,相对于现有的冲压孔,去掉了长方形或者菱形的顶角,没有明显的顶点,减少了从顶点撕裂钢外套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避免使用过程中不恰当的外力造成的钢外套撕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毫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毫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7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鳍形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板式真空气体装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