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8060.0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锋;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63/34;F16H57/08;F16H5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齿轮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变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机驱动,汽车在不同的行驶路况下行驶时,要求电机输出不同的速度与扭矩,所以需要配置变速器来进行减变速。电动汽车的电机一般要求变速器体型较小,且能提供较大的减速比,且由于电机输出的灵活可控和本身较大的调速范围,则其变速器一般不需要设置倒档,且只需设置减速档和直接档来实现电动汽车的爬坡和平路运动。而普通变速器多用于柴、汽油发动机车辆上,其结构复杂,体型较大且减速比较小,不适于在以电机为动力输出的车辆上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普通车辆变速器结构复杂,体型较大且减速比较小,不适于电动汽车电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箱体,箱体的中心位置设有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的一侧设有输出轴,行星齿轮机构的另一侧设有输入轴,输入轴上设有自锁装置,自锁装置上设有与输入轴垂直的拨叉,输出轴通过右盖轴承连接有右端盖,输入轴通过左盖轴承连接有左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行星架,行星架的端部均匀连接有四个行星齿,四个行星齿外啮合有一个齿圈,齿圈与箱体固连,行星架中心位置处为套筒结构,套筒内壁设有直齿,套筒外壁套有太阳齿,太阳齿上靠近套筒内壁的表面设有直齿,太阳齿的外齿与四个行星齿均啮合。
输入轴的中段轴为光轴,中段轴的一端设有外花键,中段轴上套有滑移齿轮,滑移齿轮内圈设有内花键,且内花键与输入轴中段轴上的外花键间隙配合,滑移齿轮外圈的一端设有直齿,输入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行星架的套筒内壁轴承配合。
自锁装置包括设置在输入轴光轴上的四个沉孔,四个沉孔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设置,每个沉孔内依次装有弹簧和滚珠,滑移齿轮内圈上并列设有三道圆弧槽,三道圆弧槽均与输入轴同轴。
拨叉的一端嵌在滑移齿轮的U型槽内,U型槽设置在滑移齿轮是靠近输入轴的一端,拨叉的另一端伸出箱体,拨叉与箱体相交的部分设有橡胶套,拨叉的中部开有两个与其垂直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导杆衬套,两个导杆衬套内均穿有导杆,每个导杆均固定在左端盖和箱体之间。
右端盖上设有油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滑移齿轮设置在变速器的内部,大大缩小了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使其结构简单、紧凑;采用滑移齿轮与输入轴上的弹簧、滚珠组成自锁装置,可以防止变速器自动脱档、跳档的事故发生,使挂档具有较好的自锁性;采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实现了大减速比的传动,并且该变速器设置两个档位,能够较好的符合电机的匹配要求,解决了现有普通车辆变速器结构复杂,体型较大且减速比较小,不适于电动汽车电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在空档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在减速档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在直接档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端盖,2.齿圈,3.油标,4.行星架,5.右盖油封,6.右盖轴承,7.输出轴,8.轴承,9.衬套,10.太阳齿,11.行星齿支撑轴,12.行星齿衬套,13.行星齿,14.右盖螺钉,15.箱体,16.螺钉,17.橡胶套,18.拨叉,19.导杆衬套,20.导杆,21.左端盖,22.左盖轴承,23.左盖油封,24.输入轴,25.弹簧,26.滚珠,27.滑移齿轮,28.左盖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参见图1,包括箱体15,箱体15的中心位置设有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的一侧设有输出轴7,行星齿轮机构的另一侧设有输入轴24,输入轴24上设有自锁装置,自锁装置上设有与输入轴24垂直的拨叉18,输出轴7通过右盖轴承6连接有右端盖1,右端盖1上设有油标3,输入轴24通过左盖轴承22连接有左端盖21。
其中,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与输出轴7固定连接的行星架4,行星架4的端部均匀连接有四个行星齿13,四个行星齿13外啮合有一个齿圈2,齿圈2与箱15体固连,行星架4中心位置处为套筒结构,套筒内壁设有直齿,套筒外壁套有太阳齿10,太阳齿10上靠近套筒内壁的表面设有直齿,太阳齿10的外齿与四个行星齿13均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8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