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车挡及铁路车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8199.5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曾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K7/18 | 分类号: | B61K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导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路车挡及铁路车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路站场,很多线路是设计成尽头式的,比如说尽头式车站的到发线、货物线、牵出线等线路,列车或调车车列在尽头式线路运行的时候速度不能太快,而且要掌握好距离线路终端车挡的距离,要保证运输生产安全,在到达铁路线路终端之前,要能及时的停下来,使列车不会冲出铁路线路的尽头,所以在尽头式铁路路线上的尽头都设置有铁路车挡,防止火车冲出铁路路线的尽头而导致出轨。
目前,铁路车挡多使用钢板车挡或混凝土车挡,但是,这两种车挡都有一定的缺陷,钢板车挡一般在地面固定不牢,在发生列车与车挡碰撞之后,钢板车挡容易从地面的固定处脱离,从而造成车辆冲出铁路线路的尽头的事故,难以确保安全。混凝土车挡固定方便,但是一旦列车撞上混凝土车挡,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车辆毁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基础稳固、安全性能良好、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铁路车挡。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路车挡,包括前挡撞击受力装置、缓冲装置和尾部固定装置,所述前挡撞击受力装置通过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尾部固定装置相连接,所述前挡撞击受力装置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撞击受力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支架还设置有轨道轮,所述轨道轮与铁路轨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撞击受力器为橡胶块。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为弹簧组。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固定装置固定于混凝土车挡。
一种铁路车挡装置,包括前挡撞击受力装置、缓冲装置和尾部固定装置,所述前挡撞击受力装置通过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尾部固定装置相连接,所述前挡撞击受力装置包括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撞击受力器,所述主体支架的下端设置有与铁路铁轨相对应的轨道轮;所述尾部固定装置固定于混凝土车挡。
下面对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技术方案铁路车挡设置两级缓冲装置,首先经过撞击受力器(橡胶块)的缓冲,然后再经过缓冲装置(弹簧组)的缓冲,使得本技术方案铁路车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尾部固定装置与混凝土车挡相固定安装连接,使得本技术方案铁路车挡基础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铁路车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主体支架,120、橡胶块,130、轨道轮,20、弹簧组,30、尾部固定装置,40、混凝土车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铁路车挡,包括前挡撞击受力装置、缓冲装置和尾部固定装置30。前挡撞击受力装置通过缓冲装置与尾部固定装置30相连接,前挡撞击受力装置包括主体支架110,主体支架110上设置有撞击受力器。主体支架110还设置有轨道轮130,轨道轮130与铁路轨相对应。轨道轮130由塑料材料制作,直径约为200mm,形状类似铁路车辆轮对,具有轮缘和踏面。
其中,撞击受力器为橡胶块120。缓冲装置为弹簧组20。尾部固定装置30固定于混凝土车挡40。
铁路车挡装置包括前挡撞击受力装置、缓冲装置和尾部固定装置30,前挡 撞击受力装置通过缓冲装置与尾部固定装置30相连接,前挡撞击受力装置包括主体支架110,主体支架110上设置有撞击受力器,主体支架110的下端设置有与铁路铁轨相对应的轨道轮130。尾部固定装置30固定于混凝土车挡40。
列车或调车车列撞上前挡撞击受力装置的撞击受力器后,撞击所带来的推力会使得前挡撞击受力装置的轨道轮130沿着线路行驶,同时,安缓冲装置起作用,依靠弹簧组20的压缩来缓解列车带来的撞击力,使列车或调车车列减速,最终在混凝土车挡前停下,避免造成车辆的毁损。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铁路车挡设置两级缓冲装置,首先经过撞击受力器(橡胶块120)的缓冲,然后再经过缓冲装置(弹簧组20)的缓冲,使得本实施例铁路车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尾部固定装置30与混凝土车挡40相固定安装连接,使得实施例铁路车挡基础稳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8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泵复合上水管
- 下一篇:超薄型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