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流道系统换色嵌件及具有该换色嵌件的热流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8231.X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士德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齐文剑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 系统 换色嵌件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流道系统换色嵌件及具有该换色嵌件的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针阀式系统在热流道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阀针定位套是其重要部件之一,其能够实现准确封胶,同时是减小阀针变形的关键部件。
图1示出了现阶段普遍采用的阀针定位套16,熔胶在分流板12的主流道121内流动,然后进入到热咀14内的分流道141中,定位套15与分流板12配合,在实际使用中,阀针11与分流板12之间的缝隙13内存在容易堆积熔胶的死角,较长时间的堆积会导致熔胶降解变色,使产品发黄。此外,这些死角不利于产品换色,往往要浪费很多原料才能完成换色的过程,延长了生产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换色嵌件,其能够有效避免熔胶的堆积,从而防止产品发黄,能够实现快速换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换色嵌件的热流道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热流道系统换色嵌件,包括一个截面呈圆形的柱状体,该柱状体内设置有一弧形分流道、一轴向分流道以及一沿柱状体轴向延伸的阀针穿孔,弧形分流道的一端在柱状体的侧面形成一个进胶口,其另一端与轴向分流道的上端部导通,轴向分流道的下端部延伸至柱状体的下端面,阀针穿孔由柱状体的上端面向下延伸至弧形分流道与轴向分流道的交汇处。
弧形分流道的弧度为90度。
柱状体的上端部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的外周缘开设有外螺纹。
柱状体的下端部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上述换色嵌件的热流道系统,包括内部设置有主流道的分流板、安装在分流板上的主唧咀、安装在分流板上的热咀、阀针;换色嵌件的柱状体安装于分流板内部,其上的进胶口与主流道的末端导通,热咀与轴向分流道的下端部导通,阀针由上至下依次穿接于阀针穿孔、轴向分流道、热咀中。
柱状体的上端部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的外周缘开设有外螺纹,分流板外部设置有一螺接于外螺纹上并将柱状体固定于分流板上的固定套。
柱状体的下端部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该凸缘嵌置于分流板下表面设置的凹位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色嵌件内设置一个弧形分流道,对熔胶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换色嵌件内部无死角,能够有效的防止熔胶堆积,避免产品发黄的现象,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同时,能够实现快速换料换色,缩短了周期,并节约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色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0、换色嵌件;21、柱状体;22、弧形分流道;23、轴向分流道;24、阀针穿孔;25、连接部;26、凸缘;30、分流板;31、主流道;40、主唧咀;50、阀针;60、热咀;70、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系统换色嵌件20包括一个截面呈圆形的柱状体21,在柱状体2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弧形分流道22、一个轴向分流道23、一个阀针穿孔24,轴向分流道23与阀针穿孔24均是沿着柱状体21的轴向延伸,且其二者的中心轴重合。弧形分流道22的一端在柱状体21的侧面形成一个进胶口,其另一端则向下与轴向分流道23的上端部衔接导通,轴向分流道23的下端部延伸至柱状体21的下端面,阀针穿孔24则由柱状体21的上端面向下延伸至弧形分流道22与轴向分流道23的交汇处。上述的弧形分流道22的弧度为90度,水平方向流动的熔胶从进胶口进入,通过弧形分流道22的导向,转换成沿轴向分流道23的延伸方向流动。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系统,包括内部设置有主流道31的分流板30、安装在分流板30上的主唧咀40、安装在分流板30上的热咀60、阀针50;换色嵌件20安装在分流板30内部,具体的是,柱状体21嵌置在分流板30预设的安装孔内,弧形分流道22的进胶口与主流道31的末端导通,热咀60与轴向分流道23的下端部导通,阀针50由上至下依次穿接于阀针穿孔24、轴向分流道23、热咀60中,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阀针穿孔24的孔径正好适合阀针50穿过,而轴向分流道23的孔径大于阀针50的直径,用于将熔胶导入热咀6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士德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麦士德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8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MT7930芯片的解决宽输出的线路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