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9025.0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峰;乐志国;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4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靠背 长度 可调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用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坐垫的坐具。目前的汽车用座椅基本可以实现前后、上下等方向的调节。但座椅的靠背长度无法调整,这导致不同体格的人面对同一个座椅的时候,无法得到最舒适的享受。
为了解决上述靠背无法调节的问题,一些厂家设计了一种可调的座椅,如专利(CN2601187Y)所公开的无级调节椅背高度的汽车后座座椅,包括座板和靠背,所述靠背由固定椅背和升降椅背构成,升降椅背和汽车之间以一组或一组以上相互配合的纵向导轨和滑块或导轮配装,升降椅背由升降调节装置控制。
该无极调节座椅能够实现靠背的高度调节,但该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通过纵向导轨或滑块等无法持久稳定,在汽车驾驶一段时间后,往往会需要定期更换,从这方面来讲提高了后续的维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座椅的靠背调节和定位的稳定和可靠,同时降低成本和后续的维持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包括坐板、靠背上段、靠背中段和靠背下段,所述的靠背下段的下端部和坐板相固定,所述靠背中段的下端部和所述靠背下段相插接且所述靠背中段和所述靠背下段之间设有能够调整相对位置的调节结构一,所述靠背中段的上端部和所述靠背上段相插接且所述靠背中段与所述靠背上段之间设有能够调整相对位置的调节结构二。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汽车座椅的靠背中段的两端分别和靠背上段及靠背下段相插接,通过调节结构一、调节结构二来调节上述三者的插接深度就可以方便的调整汽车座椅靠背的长度,从而有效的满足不同身高体格的乘客的生理需求,有效的解决了乘客长时间乘坐汽车容易疲劳的情况。
在上述的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中,所述靠背中段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腔,所述靠背下段和靠背上段分别插接在相应的凹腔内。这种插接方式使得靠背中段作为主体,主要考虑到靠背中段和乘客的背部主要部位相接触,起到主要的支撑效果,靠背中段套设在其他两段的外侧后能够使其表面做的更加平整,有利于提高乘客背部的舒适度,同时可将靠背下段做的稍微短一点,这样就不会和乘客背部相接触,再在靠背上段架设头垫的话也使得靠背上段不用和乘客背部相接触,从而即使靠背上段和靠背下段的表面不平整,也不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在上述的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靠背下段的上端面具有向下的凹腔一,所述靠背上段的下端面具有向上的凹腔二,所述靠背中段的下端部与上端部分别插接在所述凹腔一和凹腔二内。本座椅的插接方式通过在靠背下段和靠背上段的端部开设凹腔,主要考虑到靠背下段和坐板直接相连,一般设计的比较粗大,在其端部容易开设凹腔,同时靠背上段也不宜设计的过窄,需要对乘客的头部和上背部进行支撑,因此在靠背上段的端部开设凹腔也比较容易,也使得凹腔能够形成更厚的侧壁,有利于靠背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中,所述调节结构一包括开设在靠背下段上的贯穿所述的凹腔一的若干个定位孔一,所述的靠背中段的下端部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二,所述调节结构一还包括若干个能够同时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内的螺栓组件。通过螺栓组件和定位孔一及定位孔二的配合,能够牢固的将两者固定,也比较容易的通过拧紧或松开来调节两者的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中,所述若干个定位孔一形成若干沿水平方向的横排和若干沿竖直方向的纵列;全部的定位孔二也形成若干沿水平方向的横排和若干沿竖直方向的纵列。将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设计成有规律的排列,能够提高两者的契合度,方便装配。
在上述的一种靠背长度可调的汽车座椅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调节结构一包括固定在靠背中段下端部的齿条,所述靠背下段的侧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的齿条相啮合。这种通过齿轮和齿条相配合的调节,调节过程比较方便,能够实现微小距离的调节,另外可以增加电机或气缸来实现自动调节,具有一定的自动化实现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