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牵张闭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1643.9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培锋;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培锋;李鹏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闭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是应用于伤口张力较大时的一种闭合伤口的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闭合伤口的方法有常规的手工缝合,也有皮肤拉链、各种伤口缝合器等。申请号为:03117374.0发明名称为:皮肤伤口锁和器《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就公开了一种用于闭合皮肤伤口的医疗器具。但这若干种方法都是针对没有太大张力的一般伤口设计和使用的。对于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皮肤缺损、组织肿胀或筋膜腔高压切开减压后所导致的有较大张力的伤口却无能为力,大部分需要二期手术植皮来治疗。皮肤扩张可以扩大皮肤面积用来解决皮肤缺损的问题,但目前各种皮肤内扩张或外扩张器械和技术却都只能预先扩张,只能用于瘢痕、肿瘤等择期手术的伤口闭合,而不能直接用于急性开放的伤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对皮肤有缓慢牵引扩张作用,增大伤口两侧皮肤的面积,减小皮肤直接缝合的张力,使伤口在短期内能完全闭合;减少渗出、感染、深部组织外露;减少植皮手术所带来的供区损伤和各种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手术器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皮肤牵张闭合器,包括由锁扣和齿带组成的锁和器,由纵基条和横基条组成的固定框,固定框下面被覆一层布料和涂布压敏胶形成粘贴面;两个固定框分置两侧,中间用锁和器相连组成完整的皮肤牵张闭和器。其特征是:锁和器的两侧有纵基条和横基条组成的固定框。
锁和器的锁扣和齿带分别置于一侧的固定框上
锁和器在固定框上间隔1.5-2cm设置一副
固定框的宽度为1.5-2cm,长度5-25cm
纵基条和横基条为直径2-3mm的塑料条,
固定框被覆的布料为无色布料或无纺布
粘贴面涂布的胶为低敏的医用压敏胶
本皮肤牵张闭合器,固定框的粘贴面与皮肤粘和,能承受一定力量的横向牵拉,将固定框的基条与皮肤缝合固定,则能承受较大力量的牵拉。
使用时,将固定框布置于伤口两侧,粘贴面粘贴于皮肤表面,将固定框的基条与皮肤缝合固定,锁和器的齿条穿入锁扣适当拉紧,术后2-3天开始以每天2-5mm的速度逐渐拉紧,使两侧的皮肤在固定框的持续牵拉作用下逐渐扩张并向中线聚合,直至伤口闭合。术后2-3周伤口完全愈合后将闭合器拆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皮肤牵张闭合器,将固定框的粘贴面与皮肤粘贴再将基条与皮肤缝合固定,使之与皮肤贴合紧密结合牢固,牵拉皮肤不会拉裂和松脱,可有效持续牵张使伤口两侧的皮肤面积扩大,并向中间聚合,覆盖较大面积的创面,使深部组织得到保护。在治疗因皮肤缺损或组织肿胀、皮肤张力较大的伤口时优势明显。可以应用于一般伤口,更适合应用于其它方法无法闭合的张力伤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1)的A向视图;
图中:1锁和器 2锁扣 3齿带 4固定框 5纵基条 6横基条 7粘贴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皮肤牵张闭合器,由锁扣2和齿带3组成锁和器1,由纵基条5和横基条6组成固定框4,固定框4下面被覆一层布料和涂布压敏胶形成粘贴面7,两个固定框4分置两侧,中间用锁和器1相连组成完整的皮肤牵张闭和器。
本皮肤牵张闭合器应用时将固定框4布置于伤口两侧,粘贴面7粘贴于皮肤表面,将固定框4的基条与皮肤缝合固定,锁和器1的齿带3穿入锁扣2适当拉紧,术后2-3天开始以每天拉紧2-5mm的速度逐渐牵拉,使两侧的皮肤在固定框4的持续牵拉下逐渐扩张并向中线聚合,直至伤口闭合。术后2-3周伤口完全愈合后将闭合器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培锋;李鹏,未经曹培锋;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1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