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1750.1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选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吴照幸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色谱 调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相色谱冷热调制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分辨、高灵敏度、高峰容量等优势的全二维气相色谱冷热调制器。
背景技术
多维色谱分离技术是迄今为止能够提供最高分辨率的分离技术,它的出现是气相色谱技术的一次新的飞跃,已成为解决复杂体系分离分析的高效技术,而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日益成为复杂化合物的高效分析方法,但传统的全二维气相色谱冷热调制器具有不少缺陷:首先,冷热喷出的气体直接扩散到柱温箱中影响了柱温箱的温控控制精度,加大了分析误差;热调制的加热气体同样分散在柱温箱中降低了热解析速度及分析灵敏度;经常使用分析柱的一段作为聚焦环,虽然结构简单但使用性能变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也被许多行业和领域广泛采用,对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一种具有可以有效聚焦,高灵敏度,重现性好,信号响应一致,动态监测范围宽,操作简便的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器成为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柱温箱的温控控制精度,不影响分析误差,不降低热解析速度及分析灵敏度,提高分析效率的高精度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器,包括一聚焦环,所述聚焦环设有左端口、右端口和下端口,其中,左端口分别连接有冷气吹入管道一、热气吹入管道一、色谱柱一,右端口分别连接有冷气吹入管道二、热气吹入管道二,色谱柱二,所述下端口连接一气体出口管道。
其中,所述聚焦环为空心毛细管。
其中,所述聚焦环外设有一封闭状的环管室,所述环管室为不锈钢管。
其中,所述环管室的内径略大于聚焦环外环直径。
其中,所述环管室外设有一小柱箱。
其中,所述冷气吹入管道一、热气吹入管道一、冷气吹入管道二、热气吹入管道二上分别设有独立的电磁阀,分别为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电磁阀四,其中,所述热气吹入管道一、热气吹入管道二上还设有加热器。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信号响应一致,动态监测范围宽。
2、环管室内可通入制冷、制热气体,这些气体同时排出柱箱外不影响柱箱温度控制。
3、本实用新型中聚焦环的内径和长度均可根据需要设计,发生损坏易于更换。
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可供不同行业和领域研究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焦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聚焦环 2、环管室 3、小柱箱 4、色谱柱一 5、色谱柱二6、柱箱 7、加热器 8、气体出口管道 9、电磁阀四 10、电磁阀一 11、电磁阀三 12、电磁阀二 13、热气吹入管道二 14、冷气吹入管道二 15、冷气吹入管道一 16、热气吹入管道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器,包括一聚焦环1,聚焦环为一环状空心毛细管,聚焦环设有左端口、右端口和下端口,其中,左端口分别连接有冷气吹入管道一15、热气吹入管道一16、色谱柱一4,右端口分别连接有冷气吹入管道二14、热气吹入管道二13,色谱柱二5,所述下端口连接一气体出口管道8,聚焦环1外设有一封闭状的环管室2,该环管室为不锈钢管,环管室的内径略大于聚焦环外环直径,环管室体积小可实现高速度制冷、制热,提高分析灵敏度,另外,在环管室外可以设有一小柱箱3,将环管室封闭于内。为了控制便捷,在冷气吹入管道一15、热气吹入管道一16、冷气吹入管道二14、热气吹入管道二13上分别设有独立的电磁阀,分别为电磁阀一10、电磁阀二12、电磁阀三11、电磁阀四9,其中,热气吹入管道一16、热气吹入管道二13上还设有加热器8。
工作原理:电磁阀四9打开制冷气体(如CO2)通入冷气吹入管道二14进入环管室1的右半侧,使空心毛细管右侧快速冷确,同时电磁阀二12打开使加热气体经过热气吹入管道二13进入聚焦环1左半侧,使其加热,使前一步制冷时聚焦的物质迅速解析进入气相色谱柱二5(Gas Chromatography,GC);同理以后电磁阀一10、电磁磁三11相继打开就使得分析物质在聚焦环内形成聚焦-热解析-再聚焦-再热解析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1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裂纹超声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