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阻尼联轴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1835.X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莲;王友兵;宋志龙;李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56 | 分类号: | F16D3/56;F16D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226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阻尼 联轴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性阻尼联轴节。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设计的不断发展,发动机动力装置的扭转振动问题越来越引人重视。很多情况下,抑制扭转振动,或将危险共振转移到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之外,是很有必要的。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端联接柴油机,另一端联接齿轮箱的弹性阻尼联轴节来抑制扭转振动。如图1和图2所示,外部构件法兰2与柴油机连接,内部构件花键轴1通过内齿与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联接,联轴节的外部构件法兰2通过簧片组件5传递扭矩到花键轴1的花键槽,从而通过花键轴把动力传递到齿轮箱。簧片组件5设置于外部构件法兰2与侧板4之间,花键轴1的两端分别与外部构件法兰2和侧板4之间设有密封圈3。
一般柴油机输出端都设计有飞轮(飞轮上有盘车及启动用的齿圈),联轴节通过螺栓联接的方式与飞轮相连,从而实现动力传递。某些柴油机在设计时为了结构紧凑,在输出端未设计飞轮,只将输出端的曲轴设计为带有锥度,并通过螺栓将曲轴与联轴节联接。但是,通过螺栓连接曲轴和外部构件法兰,使得无法解决柴油机向联轴节的供油问题。
因此,如何在不采用飞轮的前提下,解决柴油机曲轴与联轴节的连接问题,同时解决柴油机盘车及启动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阻尼联轴节,以在不采用飞轮的前提下,解决柴油机曲轴与联轴节的连接问题,同时解决柴油机盘车及启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阻尼联轴节,包括外部构件法兰、花键轴和侧板,所述外部构件法兰和侧板之间设有簧片组件,所述簧片组件与所述花键轴相连,所述外部构件法兰上开设有用于与柴油机的曲轴配合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位于所述外部构件法兰外端的一端直径较大;所述外部构件法兰的外圆具有用于与所述柴油机的启动马达上的输入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
优选地,在上述弹性阻尼联轴节中,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外部构件法兰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弹性阻尼联轴节中,所述外部构件法兰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簧片组件和柴油机的油孔。
优选地,在上述弹性阻尼联轴节中,所述外部构件法兰开设所述锥形孔的位置设有向外延伸的突出轴段。
优选地,在上述弹性阻尼联轴节中,所述花键轴的两侧分别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外部构件法兰和侧板密封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弹性阻尼联轴节中,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优选地,在上述弹性阻尼联轴节中,所述外部构件法兰、簧片组件和侧板通过螺钉固定于一起。
优选地,在上述弹性阻尼联轴节中,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为1:30~60。
优选地,在上述弹性阻尼联轴节中,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为1:50。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阻尼联轴节,通过在外部构件法兰上开设锥形孔,通过该锥形孔与柴油机的曲轴的端部锥形轴配合连接,从而解决了柴油机曲轴与联轴节的连接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部构件法兰的外圆设置用于与所述柴油机的启动马达上的输入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使得柴油机上的启动马达的输入齿轮可通过与外部构件法兰的 输出齿轮啮合,使柴油机转速达到一定范围从而启动柴油机或者通过启动马达的输入齿轮与外部构件法兰的输出齿轮啮合对柴油机进行盘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弹性阻尼联轴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阻尼联轴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其中,1为花键轴,2为外部构件法兰,3为密封圈,4为侧板,5为簧片组件,6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阻尼联轴节,以在不采用飞轮的前提下,解决柴油机曲轴与联轴节的连接问题,同时解决柴油机盘车及启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1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狭缝波导的病原体检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并联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