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复合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2642.6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丽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复合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复合砌块,属于建筑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砖是以水泥、炉渣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处理、成型等工艺制成。复合砖和空心砖等其他轻质砖相比,减轻制砖和砌筑时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建筑物自重,加高建筑层数,降低造价。但是现有技术的轻质砖的主要结构为砌块主体,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保温效果不好,在砌完墙的时候,通常还需要二次保温处理,增加了墙体厚度,造成了综合造价的偏,同时还具有易脱落、不防火、漏水、不耐久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保温复合砌块,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保温效果不好,而且需要二次保温处理使得墙体厚度增加和综合造价偏高,同时还易脱落、不防火、漏水、不耐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复合砌块,包括砌块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主体的中间部位上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砌块主体通过燕尾槽相互卡合在一起,并与所述砌块主体成为一体,所述保温层的左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的左外边缘0.5cm-3cm,所述保温层的右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的右外边缘0.5cm-3cm,所述保温层的上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的上外边缘0.5cm-3cm,所述保温层的下外边缘与所述砌块主体的下外边缘相平;
所述保温层的左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的左外边缘0.8cm-1.2cm,所述保温层的右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的右外边缘0.8cm-1.2cm,所述保温层的上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的上外边缘0.8cm-1.2cm,所述保温层的下外边缘与所述砌块主体的下外边缘相平;
所述砌块主体为轻集料混凝土;
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砌块主体相结合的上、下两个面上均设有燕尾槽,所述砌块主体上设有与所述保温层上、下两个面相对应的燕尾槽;
还包括卡筋,所述卡筋位于所述砌块主体的上下两边,并穿过所述保温层卡于所述砌块主体的外部;
所述卡筋的数量为0-8个;
所述卡筋的数量为1-4个;
所述保温层由EPS保温板或者XPS挤塑板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保温层的存在,提高了墙体隔热保温的效果,避免了二次保温的处理,节约材料,降低成本;采用了轻集料制作而成,使得量轻和保温效果好;保温层向外凸起,可以使保温砌块之间很好的砌合,使墙体砌筑更为方便,同时也解决了冷热桥问题;由于砌块主体和保温层使用了卡筋固定,可以使砌块主体和保温层的结合更牢固;直接减少了外墙保温砌筑费用和施工的麻烦,避免了造成火患的可能性,杜绝了保温材料与阳光、风雨的直接接触,防止了老化、脱落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墙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复合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复合砌块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复合砌块,包括砌块主体1,还包括卡筋5,所述砌块主体1的中间部位上设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与所述砌块主体1通过燕尾槽2和4相互卡合在一起,并与所述砌块主体1成为一体,所述卡筋5位于所述砌块主体1的上下两边,并穿过所述保温层3卡于所述砌块主体1的外部;所述卡筋5有2个,分别位于所述砌块主体1的左右两边,所述保温层3的左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1的左外边缘1cm,所述保温层3的右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1的右外边缘1cm,所述保温层3的上外边缘距离所述砌块主体1的上外边缘1cm,所述保温层3的下外边缘与所述砌块主体1的下外边缘相平;所述砌块主体1为轻集料混凝土;所述保温层3与所述砌块主体1相结合的上、下两个面上均设有燕尾槽4,所述砌块主体1上设有与所述保温层上、下两个面相对应的燕尾槽2;所述保温层3由EPS保温板或者XPS挤塑板组成。
使用时,可以把保温复合砌块相互砌垒在一起,由于保温复合砌块的左、右和上外边缘都长于砌块主体1,所以保温复合砌块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保温层3很好的砌合,由于砌块主体1中间部位的保温层3,保温复合砌块可以更好的起到保温的作用,避免了墙面的二次保温处理。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上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丽,未经刘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2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核控制的屏蔽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汽车车窗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