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扫路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2695.8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松;林春丹;周广刚;王继红;邵长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松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224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扫路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扫路车。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当前人们已经采用了很多环境卫生设备。其中,扫路车以其高效性、机动性和灵活性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扫路车基本都是采用真空吸尘式,其结构一般都是在车的两侧附加1-2个转盘式扫帚。此类扫路车噪声大、耗能大,但扫路速度和效果一般,还伴有扬尘现象。真空吸尘式扫路车由于吸风口面积很大,虽然使用了大功率吸引泵,但其吸引力并不很大。另外,真空吸尘式皆伴有排风环节,采用过滤网排风模式注定细微的灰尘仍然从排风口高速穿出,这自然严重污染空气,尤其是干燥的秋天和冬天更为突出。此类扫路车对粘在路面上的树叶或纸张的清扫效果很差,而且耗油量和噪音都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扫路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噪声大、耗能大、同时扫路速度和效果一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扫路车,所述环保扫路车包括车体、支撑车体的前轮和后轮、传动单元、主扫单元、集物盒、导向单元;
所述主扫单元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
用于实现主扫单元与后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的传动单元位于主扫单元和后轮之间;
所述导向单元位于前轮和主扫单元之间;
所述集物盒悬空地安装在前轮与导向单元之间,且所述集物盒通过导向单元与地面接触。
其中,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轮、导向片和用于安装导向轮的导向轴;
所述导向轴的两端通过两根向集物盒方向倾斜的连接杆固定在车体上;
所述导向片穿过导向轴的轴线,并位于导向轴的两侧,且所述导向片与地面保持周期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导向片宽度方向上,中间部分采用硬质材料,边缘部分采用柔性材料。
其中,所述主扫单元包括主扫轮以及安装在主扫轮上的滚筒式扫帚。
其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反向轮;
所述第一齿轮与后轮同轴,且第一齿轮与反向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与反向轮同轴,所述第三齿轮与主扫轮同轴,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所述环保扫路车还包括位于集物盒下方的副扫单元,所述副扫单元包括滚筒式副扫刷和两个副扫轮;
所述两个副扫轮通过滚筒式副扫刷连接。
进一步,所述集物盒为便于倾倒垃圾的抽屉式。
进一步,所述车体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安装有用于推动或拉动的把手。
进一步,所述环保扫路车还包括用于刮掉粘在滚筒式扫帚上的残留垃圾并使其上的垃圾顺利进入集物盒的挡板式挂刷;
所述挡板式挂刷呈L型,安装在车体的侧壁上,并弯向集物盒上方靠近滚筒式扫帚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前轮为两个,且所述两个前轮通过前轴连接,所述环保扫路车还包括两根用于使导向轮始终与地面接触的弹簧;
所述两根弹簧均一端固定在与自身处于所述导向轴同侧的连接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前轴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扫路车采用了“撮子在前,扫帚在后”的模式,再加上始终能够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的导向单元的巧妙设计使得该环保扫路车大幅度提高清扫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适用于马路、广场等路面不平或地面状况很复杂的公共场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扫路车又由于采用了滚筒式扫帚,不仅提高扫路速度,而且在扫除粘在路面上的树叶、纸张等片状垃圾时,比现有技术中的扫路车有突显的优势。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扫路车可以做成不同大小的装置,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又由于该环保扫路车本身不需要电瓶、燃料等其他能源,且噪音小、无扬尘现象,因此起到真正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扫路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扫路车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中,1:车体;2:滚筒式扫帚;3:反向轮;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后轮;7:第三齿轮;8:弹簧;9:挡板式挂刷;10:集物盒;11:前轮;12:导向轮;13:导向片;14:主扫轮;15:副扫轮;1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扫路车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松,未经张万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2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供给系统
- 下一篇:用于药瓶中间传送的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