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3202.2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黄鲁;关元清;陈晓伟;赵正春;徐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2 | 分类号: | F16H7/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回转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回转支承,尤其是涉及一种传动式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支承的传动方式大多为齿轮传动,但这种传动方式的回转支承应用在医疗机械、食品机械、纺织机械等场合时,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在实现高速回转时,对齿轮副的精度要求、润滑条件均很高,且由于齿轮副属于刚性接触,产生的振动会传递到回转支承主机和马达轴承上,这不仅增加了马达轴承的磨损,同时增加了机器噪音;二、当动力输出点与回转支承有较远距离时,传统的齿轮传动,且结构就会过于庞大、复杂,且难以实现;三、一旦由于设备故障而出现过载时,会使齿轮出现轮齿断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不仅结构新颖、简单,而且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过载时能有效地防止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输入、输出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隔离块、堵塞和圆锥销,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滚道中圆周均布且依次间隔地安装滚动体和隔离块,在内圈的右部开设径向的堵塞孔,在此堵塞孔中插装堵塞并用竖向的圆锥销固定,其特征是:在外圈的外圆周面上开设传动带槽,使外圈成为从动带轮,且此传动带槽可为平面槽或V形槽或梯形槽或半圆形槽或齿槽。
使用时,在主动轮与回转支承的外圈之间对应安装传动带,此传动带可对应为平带或V型带或楔形带或圆形带或同步带,且此主动轮与外圈之间可形成开口(式)传动或交叉传动或半交叉传动,通过传动带与外圈之间的摩擦或啮合作用,将主动轮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回转支承的外圈上,传动平稳无噪声,并有效地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不仅结构新颖、简单,而且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过载时能有效地防止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输入、输出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使用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1、图2、图3中:
1、主动轮 2、传动带 3、外圈 4、内圈 5、滚动体 6、堵塞 7、圆锥销 8、传动带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出:一种带轮传动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3、内圈4、滚动体5、隔离块、堵塞6和圆锥销7,在外圈3与内圈4之间的滚道中圆周均布且依次间隔地安装滚动体5和隔离块,在内圈4的右部开设径向的堵塞孔,在此堵塞孔中插装堵塞6并用竖向的圆锥销7固定,其特征是:在外圈3的外圆周面上开设传动带槽8,使外圈3成为从动带轮,且此传动带槽8可为平面槽或V形槽或梯形槽或半圆形槽或齿槽。
使用时,在主动轮1与回转支承的外圈3之间对应安装传动带2,此传动带2可对应为平带或V型带或楔形带或圆形带或同步带,且此主动轮1与外圈3之间可形成开口传动或交叉传动或半交叉传动,通过传动带2与外圈3之间的摩擦或啮合作用,将主动轮1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回转支承外圈3上,传动平稳无噪声,并有效地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3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步机构位置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