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4801.6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胡树发 |
地址: | 15485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泵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泵自动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很多变电所高压室的地下室由于建造时的设计缺陷常年渗水(无法弥补),特别是每年的汛期,渗水量很大对高压6kv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在渗水处建一蓄水池内设潜水泵,在地面采用磁力启动器人工手动控制潜水泵起停。通过手动控制潜水泵启动和停止的潜水泵控制装置存在一定缺陷,很难掌控排水时间(渗水量存在不确定因素)当渗水量大时要设专人看护,稍有不慎就会早成水满外溢或潜水泵无水运转烧毁潜水泵(潜水泵运转时电机靠水冷却)人为事故,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能够自动控制启动和停止的潜水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手动控制和潜水泵启动和停止的时间难掌控的问题,提供一种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潜水泵、水位限位计、交流接触器、熔断器、时间继电器和热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KT与水位限位计的限位开关LSK串联构成第一串联支路,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与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常开触点KT1串联构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与第一串联支路并联构成并联支路,所述并联支路与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RJ1、熔断器串联在潜水泵的三相交流电动机M的供电电路的任意一根火线与零线之间,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KM1和热继电器的线圈RJ串联在潜水泵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供电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空气开关ZK,所述空气开关ZK串联在潜水泵的三相交流电动机M的供电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通过水位限位计的限位开关LSK控制潜水泵启动,通过时间继电器的计时功能控制潜水泵自动停止,无需手动控制潜水泵启动和停止,消除了手动控制的潜水泵装置可能造成的事故,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潜水泵、水位限位计、交流接触器、熔断器、时间继电器和热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KT与水位限位计的限位开关LSK串联构成第一串联支路,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与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常开触点KT1串联构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与第一串联支路并联构成并联支路,所述并联支路与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RJ1、熔断器串联在潜水泵的三相交流电动机M的供电电路的任意一根火线与零线之间,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KM1和热继电器的线圈RJ串联在潜水泵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供电回路中。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水位限位计放置于蓄水池内部,根据需要确定水位限位计的高度,根据要排出的水量及潜水泵功率大小设定时间继电器的计时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的区别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空气开关ZK,所述空气开关ZK串联在潜水泵的三相交流电动机M的供电回路中。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利用水位限位计监测蓄水池内水位,当水位达到或超过水位限位计所在位置时,水位限位计的限位开关LSK闭合,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得电、其延时常开触点KT1闭合,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得电、其主触头KM1闭合,潜水泵的供电回路导通,潜水泵开始工作;当水位降到水位限位计所在位置之下时,水位限位计的限位开关LSK断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失电、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当时间继电器计时结束时,其延时常开触点KT1断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失电、其主触头KM1断开,潜水泵的供电回路断开,潜水泵断电并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潜水泵自动控制装置通过水位限位计的限位开关LSK控制潜水泵启动,利用时间继电器的计时功能控制潜水泵自动停止,无需手动控制潜水泵启动和停止,消除了手动控制的潜水泵装置可能造成的事故,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4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