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桥梁挠度数据采集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4919.9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尹琪;刘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prs 网络 桥梁 挠度 数据 采集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监测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桥梁挠度数据采集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的挠度是指桥梁上某一横截面处的形心在垂直于轴的方向发生的纵向线位移的大小。挠度是桥梁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桥梁安全性能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桥梁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桥梁的承载能力及抵御地震等破坏性荷载的能力密切相关,而且过大的挠度会直接影响桥面行车的速度和舒适性。因此对挠度的监测是桥梁监测中的重要部分。
目前,常用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主要有悬锤法、水准仪直接测量法和水准仪逐点测量法。悬锤法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所以在桥梁挠度测量中被广泛采用。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此法要求在测量现场有静止的基准点,所以一般只适用于干河床情形,而且利用悬锤法只能测量某些观测点的静挠度(一般只测跨中的静挠度),无法实现动态的桥梁挠度检测,也难以给出其他非测点的静挠度值;另外,由于测量结果中包含桥墩的下沉量和支墩的变形,以及由于悬锤重量、滑轮的摩擦系数和钢丝直径的选择不当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水准仪直接测量法是采用水准仪(或经纬仪)和标尺,根据加载前后设置在跨中的标尺读数差得到跨中的静挠度,该方法难以在桥墩上空间很小的公路桥梁上进行挠度测量。水准仪逐点测量法是用高精度水准仪和锢钢塔尺在桥面上沿桥梁轴线对析架各节点(或桥面)进行逐点水准测量。此方法只能测量桥梁静挠度曲线,精度较高。但采用该方法测量封桥时间长,效率较低。光电法是利用CCD光电耦合器件测量桥梁挠度,但是该设备价格昂贵,易受下雨、雾天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实际测量时由于各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测量时结果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桥梁挠度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其设计结构合理、采集数据准确、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桥梁挠度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桥梁上的至少一个挠度传感器、与挠度传感器相连接的数据读取设备、与数据读取设备相连接的桥梁视频信号接收监测单元、与桥梁视频信号采集单元相连接的用于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桥梁信号分析系统、与桥梁信号分析系统相连接的桥梁监测现场单元、GPRS无线通讯模块和GPRS网络以及监测中心计算机,所述的桥梁监测现场单元通过GPRS无线通讯模块与GPRS网络相互连接,GPRS网络与监测中心计算机连接。
为了能够在挠度值达到最大时,及时发出报警,所述的监测中心计算机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
为了能够采集到高清视频,所述的数据读取设备为CCD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桥梁挠度数据采集监测系统,采用此种系统进行监测,其结构简单、降低了传统测量桥梁挠度的成本、性能高,可以实现对桥梁挠度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桥梁的潜在危险,有效的降低了交通运输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桥梁挠度数据采集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挠度传感器,2、数据读取设备,3、桥梁视频信号采集单元,4、桥梁信号分析系统,5、桥梁监测现场单元,6、GPRS无线通讯模块,7、GPRS网络,8、监测中心计算机,9、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桥梁挠度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桥梁上的多个挠度传感器1,挠度传感器1与数据读取设备2相连接,数据读取设备2与桥梁视频信号接收监测单元3相连接,桥梁视频信号采集单元3与用于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桥梁信号分析系统4相连接,桥梁信号分析系统4与桥梁监测现场单元5相连接,桥梁监测现场单元5通过GPRS无线通讯模块6与GPRS网络7相互信号连接,GPRS网络7将信号传输给监测中心计算机8,监测中心计算机8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4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放射线科阅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送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