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颅变频电刺激脑顶核无线传输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5608.4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2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易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刺激 脑顶核 无线 传输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治疗脑疾病的仪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主机控制器与治疗终端设备无线传输的经颅变频电刺激脑顶核无线传输治疗仪。
背景技术
电击小脑顶核的科研成果,国内外医学杂志不断报道,电击小脑顶核(FNS),可明显增加脑血流(RCBF),缩小梗塞体积,减轻脑水肿而不伴有脑代谢(CMRO2)的改变,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如《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杂志1996年第4卷第一期上,重庆医科大学发表了“电刺激小脑顶核改善缺血性脑损害的研究进展”的文章。《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年第十卷6期,杨军等发表了“电刺激小脑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初步观察”的文章。在《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1999年9月第四卷第三期上孙乐蓉等发表了“电刺激小脑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的文章,1999年11月在“中国第五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夏一鲁的学术论文“电刺激后颅窝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与机制探讨”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国外医学杂志也不断报道对电刺激小脑顶核(FNS)的研究。通过这些报道不难看出,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治疗脑缺血性疾病有着奇特的效果。电刺激小脑顶核的方法一般采用电极植入法,就是将电极直接引入小脑顶核,手术比较复杂,危险性大,另一种方式就是无创伤的利用体外电极刺激小脑。为此,洛阳康贝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发明了“超反射脑磁治疗仪”,该仪器利用4只电极贴片,分别帖于两耳背乳突处,使用时交叉电流通过小脑顶核区,由于正负电子的相互撞击成为能量释放,刺激小脑顶核,增加脑血流量,达到无创伤的治疗脑疾病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市场上得到好评并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采用了4只电极贴片,贴片与皮肤接触不好时,不但会有脱落现象,还会产生针刺感,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同时用于治疗的头环与治疗控制设备之间有多根导线连接,不但连线零乱使用不方便,而且连接插头容易损坏断裂,造成断线或接触不良,严重的影响了医护人员的现场操作,并使售后服务成本提高,因此市场上很需要一种新的治疗仪来替代旧产品。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仪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多个电极使小脑顶核成为电流交叉区,由于正负电子的相互撞击成为能量释放,刺激小脑顶核,增加脑血流量,达到双重无创伤的治疗脑疾病的目的,治疗终端采用耳夹式,电极触点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导电橡胶,电极触点分别置于耳朵前后两边的突骨上。治疗终端与主控制器分离,中间没有任何连线,解决了因连线造成的各种问题,降低了患者费用,操作更加简单,不但大幅度的降低了售后服务的成本,而且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经颅变频电刺激脑顶核无线传输治疗仪,它有主控制器和耳夹组成,主控制器上有液晶显示器和操控盘,主控制器内装有无线发射和控制电路,发射信号由耳夹内的无线接收装置接收,经处理后分别送到耳夹两侧的耳形夹持片上的四个导电橡胶触点上。耳夹是无连线的独立个体,耳夹支架的中端装有终端壳体,耳夹支架的两端装有耳形夹持片,耳形夹持片的两端分别装有导电橡胶,导电橡胶通过导线与终端壳体内的电路板相连接,导电橡胶的周围装有弹性保护套。
为了方便患者使用,耳夹支架的两端与耳形夹持片通过活动轴连接,耳夹支架可戴在头上也可以置于脑后。
为了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治疗仪的主控制器是台式的也可以是立式的或移动式。
为了降低医院的投资成本,治疗仪主控制器的输出是单路、双路或4路,与其相配的无线耳夹可以是一个、两个或4个,在主控制器上可以对每个无线耳夹单独进行应用的调整。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传统的脑电极治疗仪的治疗方式,采用耳形夹持片的4个导电橡胶触点,在刺激大脑皮层的同时,用两组四个电极使小脑顶核成为电流交叉区,由于正负电子的相互撞击成为能量释放,刺激小脑顶核,增加脑血流量,达到无创伤的治疗脑疾病的目的。治疗终端与主控制器分离,中间没有任何连线,解决了因连线造成的各种问题,降低了患者费用,操作更加简单,不但大幅度的降低了售后服务的成本,而且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为医护人员的操作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新型:
图1是治疗终端耳夹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治疗终端耳夹立起来的外形示意图;;
图3是耳形夹持片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台式控制器与无线耳夹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5是移动式控制器与多个无线耳夹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易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易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5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焦手柄
- 下一篇:用于确定在即将到来的时隙中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