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冷管型旋转式吸附制冷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7376.6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惠忠;魏存;张津;李莹莹;张爱华;张弛;李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7/00 | 分类号: | F25B17/00;F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冷管型 旋转 吸附 制冷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余热获得冷量的一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余热冷管型旋转式吸附制冷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吸附床是吸附制冷机械中关键的部件,其传热传质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吸附制冷机械的制冷性能。由于吸附剂的导热系数非常低,传热能力差,同时,吸附剂内部的传质是通过渗透和扩散进行的。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结构是:整体式吸附床、蒸发器、冷凝器,制冷系统中采用阀门控制各个循环过程。采用这样的结构的问题和缺陷是:一,系统工作在较高的真空状态,在强烈的振动情况下,可靠性差;主要突出问题是真空度难以保持。真空度差,制冷系统难以进行正常工作。二,传统的吸附器包括至少两台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多个真空阀和制冷剂连接管路,系统复杂庞大;且系统有较大阻力,传质效果差。常见吸附床的结构形式有壳管式、管翅式、螺旋板式,各吸附床通过阀门的闭合进行床体切换,从而实现连续制冷。各种结构的吸附床在用于液体作为热媒或冷媒时,具有较好的性能,但用于空气直接加热和空气直接冷却时,上述结构形式的吸附床在防腐、检修、耐冷热冲击和传热传质性能方面还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余热冷管型旋转式吸附制冷空调装置,其可以实现在吸附床旋转过程中完成脱附的制冷循环,且可以将吸附式制冷单元管按一定数量以沿旋转轴半径方向,呈辐射状组合装配在一起,组成的余热冷管型旋转式吸附制冷空调装置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不同负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余热冷管型旋转式吸附制冷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冷管型旋转式吸附制冷空调装置包括吸附式制冷单元管、旋转床、前盖板、后盖板、旋转轴,旋转床设有前盖板和后盖板,多个吸附式制冷单元管呈辐射状安装在旋转床上,在旋转床外设有保护壳,保护壳和前盖板之间、保护壳和后盖板之间都通过法兰密封连接起来,在沿旋转床的轴向方向上用不锈钢板将不同纵排的吸附式制冷单元管隔开,吸附式制冷单元管的一端与绝热层连接,吸附式制冷单元管的另一端与旋转床外壁连接,旋转轴和后盖板之间、旋转轴和前盖板之间都是通过轴瓦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附式制冷单元管包括沸石分子筛、脱附段、吸附质通道、绝热段、蒸发段、通孔,沸石分子筛位于脱附段和吸附质通道之间,蒸发段位于脱附段的另一侧,绝热段位于脱附段和蒸发段之间,通孔位于吸附质通道上。
优选地,所述余热冷管型旋转式吸附制冷空调装置还包括吸附区、脱附区、冷却区、冷凝区、蒸发区,每当旋转床转动18°,就有一个吸附式制冷单元管完成脱附,从脱附区进入冷却区;一个吸附式制冷管完成冷却,从冷却区进入蒸发区;一个吸附式制冷管完成蒸发、吸附,从吸附区进入脱附区。
优选地,所述脱附段的尺寸如下:直径36~48mm、壁厚1~2mm、长度为300~500mm;绝热段的尺寸如下:直径25~36mm、壁厚1~2mm、长度为20mm,里面填有石棉材料;蒸发段的尺寸如下:直径25~36mm、壁厚1~2mm、长度200~300mm;吸附质通道的尺寸如下:直径8~10mm,壁厚0.8mm,长度520~640mm;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为5mm。
优选地,所述前盖板上有高温烟气入口、冷凝空气入口、冷却空气入口、空调空气入口,高温烟气入口、冷凝空气入口、冷却空气入口、空调空气入口使用第一分区钢板、第二分区钢板、钢板圈隔开,并在第一分区钢板、第二分区钢板、钢板圈分别上用第一软刷、第二软刷和第三软刷,后盖板上有高温烟气出口、冷凝空气出口、冷却空气出口、空调空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吸附单元制冷管及各冷热流体挡板,在旋转床内的设计,实现了旋转床集脱附区,蒸发区、冷却区以及绝热区于一体,直接利用吸附床床体的旋转,完成冷热流体的切换,无节流装置,无冷剂控制阀门,结构简单,噪音小,密封性好,效率高,一旦有单个制冷单元损坏,可单独更换,安装和检修方便。用不同数量吸附式制冷单元管,可组装成不同功率的大小的空调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吸附式制冷单元剖面结构图;
图2是吸附质通道结构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余热冷管型旋转式吸附制冷空调装置中主要部件的结构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 是旋转床分区图;
图7是沿图4中C-C线右下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8是旋转床前盖板平面图;
图9是旋转床前盖板轴测图;
图10是旋转床盖板和旋转床床体的装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7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连接线夹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紫外光源的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