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锗镓碲硫卤玻璃微纳波导结构中红外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7406.3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5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苏雪琼;王荣平;张新平;刘红梅;鲁毅;甘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5/16 | 分类号: | H01L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锗镓碲硫卤 玻璃 波导 结构 红外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锗镓碲硫卤玻璃微纳波导结构中红外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硫系玻璃具有良好的半导体导电性、红外透射光学性能、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对杂质的敏感性低等优点,是重要的光学材料与光电子材料,而且玻璃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与金属易封接、原材料便宜,因此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硫系玻璃中引入卤化物后形成硫卤玻璃,可降低玻璃的本征损耗,拓宽玻璃的透光范围,覆盖整个分子指纹区域(2.5-25μm),可作为中红外传感器波导芯片。锗镓碲硫卤玻璃薄膜是一种具有较宽透射光谱范围的硫卤玻璃薄膜,同时在加热过程中不易析晶,又因为不含有砷元素,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理想的中红外传感器核心芯片材料。尤其在涂覆不规则金属纳米岛状薄膜或颗粒后,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效应,使得粒子等离子共振诱发的局域场增强,通过波导外逝场中光波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实现传感器对复杂环境进行实时迅速灵敏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法简易,价格低廉,锗镓碲硫卤玻璃微纳波导结构中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锗镓碲硫卤玻璃微纳波导结构中红外传感器,它是在基底上从下向上依次是微纳波导结构的锗镓碲硫卤玻璃薄膜和无序金属纳米颗粒层,见图1。基底和微纳波导结构的锗镓碲硫卤玻璃薄膜见图2
其中锗镓碲硫卤玻璃薄膜厚度优选1~10μm,波导微结构宽度优选10~50μm,深度优选1~5μm。金属纳米颗粒为金或银,基底为玻璃、石英或硅片。
该锗镓碲硫卤玻璃微纳波导结构中红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锗镓碲块体硫卤玻璃加热至500-800℃,变为熔融状态;
2)利用倒置的匀胶台,将固定在转台上的基底接触步骤1)熔融态的锗镓碲材料上,转速设定为1000-4000rpm,时间30-90s,制备成锗镓碲硫卤玻璃薄膜;
3)将直径为1-10nm的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成40-100mg/ml的溶胶,采用旋涂法将金属纳米颗粒溶胶旋涂在步骤2)锗镓碲硫卤玻璃薄膜上,转速设定为1500-4000rpm,时间30-60s,制备成金属胶体薄膜;
4)将二氧化硅波导结构模板倒扣在步骤3)制备好的多层薄膜上,放入热膜气压印装置,密封,抽真空,然后将基底加热到500-800℃,使薄膜软化;
5)充入氮气,将锗镓碲硫卤玻璃薄膜和二氧化硅波导结构模板上下空间真空度差值达到102-104Pa,保持压差3-8分钟;
6)停止加热,充入氮气使薄膜和模板上下密闭空间达到大气压,取出样品。
步骤4)所用的热膜气压印装置将图3,其剖面图见图4。包括金属外罩和金属内罩,金属外罩由分别独立的外罩上盖和外罩下底座组成,外罩下底座是底面开孔的桶状结构,金属内罩在金属外罩底座的空腔内,金属内罩为上端开口、下端与外罩下底座密封连接的空腔结构,外罩下底座的开孔与金属内罩的下端口一样,外罩上盖设有通气管(S1);金属内罩的空腔内设有加热板,加热板与金属内罩密封焊接在一起,在金属内罩的侧面设有通气管(S2),通气管(S2)位于加热板之上,金属内罩的通气管(S2)从金属内罩伸出,延伸至外罩外部,金属内罩的上端口盖有独立的具有微纳级波导结构的模板(A1),加热板与金属内罩上端口(A3)垂直距离为5mm,金属外罩和金属内罩均为圆筒状;加热板是金属管与金属内罩焊接而成的传热金属板,对硫系玻璃薄膜加热,同时还起到密封的作用。
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需的波导结构形状、宽度和深度,制备微纳级波导结构模板A1;
(2)将步骤(1)制备的微纳级波导结构模板(A1)反扣在硫系玻璃薄膜(A2)上,将微纳级波导结构模板(A1)和硫系玻璃薄膜(A2)水平放置在金属内罩上端口(A3)上,使得微纳级波导结构模板(A1)在硫系玻璃薄膜(A2)的上方,在微纳级波导结构模板(A1)上方压上一固定器,盖上金属外罩上盖,将硫系玻璃薄膜微纳波导结构的热膜气压印装置分为两个独立空间;
3)通过外罩上盖上通气管(S1)与金属内罩的通气管(S2),利用机械泵同时对两个独立密闭空间抽真空,抽真空过程中保持两个空间真空度相同;对加热板通电,升温至硫系玻璃薄膜软化温度,使薄膜至熔融软化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7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仓盖的电瓶车的电池盒
- 下一篇:LED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