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8522.7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田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光亮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17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磁 涡流 效应 烤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涡流效应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烤箱是在封闭的空间内利用高温热气烹饪食物的一种厨房用具。电烤箱是以电力作为热源,利用对流热和辐射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用具。传统的电烤箱包括外壳、烤箱部、烤箱腔体和烤箱门、电热器和对流扇,烤箱部通过封闭空间的热对流对食物进行烹饪;烤箱腔体和烤箱门设置在烤箱部中,形成烹调食物的中空的密闭空间;电热器设置在烤箱部中,产生热量对烤箱腔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对流扇设置在烤箱部中,旋转使得烤箱腔体内的热空气循环流动。
然而,传统的电烤箱的电热器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流失,并没有被用于对食物进行加热,浪费了电能,降低了电能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烤箱的电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电能利用率的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
一种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包括外壳,所述烤箱还包括:
置于所述外壳内的金属圆筒;
缠绕在金属圆筒上的线圈,且当所述线圈中通入电流后在金属圆筒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所述金属圆筒加热;
置于所述金属圆筒内部的不锈钢钢管;
设置在所述不锈钢钢管一端且在烤箱工作时使所述不锈钢钢管另一端吹出热风给食物加热的风机;以及
设置所述烤箱工作参数的控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圆筒为铁质圆筒或铜质圆筒或铝质圆筒或合金圆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钢管为回形或螺旋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钢管为一个或多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烤箱还包括用于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将水喷在食物上的喷水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包括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对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喷水量进行设定触摸按键装置、红外遥控装置和远程无线接收装置中的一种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烤箱包括:置于所述外壳内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置于所述外壳内且用于将检测的温度与预设温度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和控制所述线圈导通的PWM方波的占空比的处理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为一匝或多匝。
上述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工作时在线圈内通过交变电流,在金属圆筒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对金属圆筒加热,进而加热不锈钢钢管,风机从不锈钢钢管另一端吹出热风为食物加热,因采用基于电磁涡流效应,使得不锈钢钢管从内部加热,损失的热量较少,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且风机可使热风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了电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及加热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其更加清楚。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包括外壳100、置于外壳100内的金属圆筒110、缠绕在金属圆筒110上的线圈120、置于金属圆筒110内部的不锈钢钢管130、设置在不锈钢钢管130一端且在烤箱工作时使不锈钢钢管130另一端吹出热风给食物加热的风机140、以及设置烤箱工作参数的控制部(图中未示)。
当该线圈120中通入电流后在金属圆筒110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金属圆筒110加热。
上述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的工作过程是:将该线圈120内通入交变电流,在该金属圆筒110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该金属圆筒110加热,该不锈钢钢管130被加热;风机140转动使得不锈钢钢管130的另一端吹出热风给食物加热。
上述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烤箱,工作时在线圈120内通过交变电流,在金属圆筒110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对金属圆筒110加热,进而加热不锈钢钢管130,风机140从不锈钢钢管130另一端吹出热风为食物加热,因采用基于电磁涡流效应,使得不锈钢钢管130从内部加热,损失的热量较少,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且风机140可使热风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了电能利用率。
进一步的,金属圆筒110为铁质圆筒或铜质圆筒或铝质圆筒或合金圆筒。铁质圆筒成本较低。铝质圆筒重量较轻。
线圈120可为任意匝数,即一匝或多匝,根据实际需要选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光亮,未经田光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8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客车中央悬挂移动落装台
- 下一篇:一种铁路客车转向架转臂节点安装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