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9243.2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1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叶如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如康 |
主分类号: | A45B3/04 | 分类号: | A45B3/04;H02N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4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杖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户外运动不断普及,手杖作为徒步工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由于户外运动环境多变,人们在手杖上设置了照明装置,并出现了为照明装置持久供电的一种自发电手杖,申请号为20061012525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夜行手杖,其技术方案为拄杖底部安装有定子和转子组成的小发电机,小发电机的转子为拄杖底部的万向轮。但这一技术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万向轮在不同路面上的转动是随机的,即不一定每次着地都转动,所以不能保证稳定高效地发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稳定高效发电的手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杖,包括撑杆,把手,灯,为灯提供电能的电池,控制灯熄灭和工作的开关,还包括一压电晶体,压块,充电装置;压电晶体设置于把手的上端面,压块设置于压电晶体的上端面,电池为可充电的电池,充电装置用以把压电晶体产生的电能充入电池。本实用新型的手杖在撑杆柱地时,操作者的手对把手上的压块施加向下的压力,压块把这一压力传导至压电晶体,压电晶体产生电能,充电装置把压电晶体产生的电能充入电池。在行进过程中,撑杆的每一次柱地都能引起压电晶体发电,也就是说手杖能实现稳定高效地发电。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压电晶体是一类特殊的晶体,当受到压迫时,这种晶体的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也就是说晶体的两端会形成电压,电子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压电效应,压电晶体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各领域,例如水晶就是一种常见的压电晶体。充电装置是已有和成熟的技术,充电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整流、幅值变换、蓄能电路和电源适配电路把电能充入电池,在现有技术领域,充电装置技术方案具有多样性;申请号为20121032110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电发电充电器;申请号为20092035300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把地板的伸缩运动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机,并同时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的技术方案;申请号为89106031.6的中国专利发电鞋公开了一种把鞋底的伸缩运动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机,并同时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的技术方案;申请号为201110211567.X的中国专利自发电电池公开了多种充电装置的技术方案,申请号为200910003866.7的中国专利一种握力器式自充电手机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的技术方案,申请号为20112004596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的技术方案。由于充电装置属于现有技术,下面就不一一展开述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杖,包括撑杆,把手,灯,为灯提供电能的电池,控制灯熄灭和工作的开关,还包括一压电晶体,压块,充电装置;压电晶体设置于把手的上端面,压块设置于压电晶体的上端面,电池为可充电的电池,充电装置用以把压电晶体产生的电能充入电池。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能稳定高效地发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手杖,包括撑杆1,把手2,灯3,为灯3提供电能的电池4,控制灯3熄灭和工作的开关5,还包括一压电晶体D,压块Y,充电装置K;压电晶体D设置于把手2的上端面,压块Y设置于压电晶体D的上端面,电池4为可充电的电池,充电装置K用以把压电晶体D产生的电能充入电池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手杖在撑杆1柱地时,操作者的手对把手2上的压块Y施加向下的压力,压块Y把这一压力传导至压电晶体D,压电晶体D产生电能,充电装置K把压电晶体D产生的电能充入电池4。在行进过程中,撑杆1的每一次柱地都能引起压电晶体D发电,也就是说手杖能实现稳定高效地发电。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如康,未经叶如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9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