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自动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9398.6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薛博文;郭建东;刘伟东;韩波;任彦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自动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设备制造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轮制造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车轮的生产企业中,车轮全部要进行X光检测,而产生的废品需要对其进行钻孔标记。传统的钻孔方法是工人手持手电钻,对废品逐个进行钻孔,或者做一个简易的工装,先将车轮固定,然后钻头自动在轮辋部位进行钻孔,然而这种方式存在很大问题:需要钻孔的部位是轮辋圆周面的最高点,钻头的钻尖很难在圆周面的最高点定位,气缸进给时钻头钻尖滑移,极易发生折断,需要频繁的更换钻头,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一种简易的装置,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并且有效节省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轮自动钻孔装置,它能快速的对X光废品的轮辋部位进行钻孔,并且有效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自动钻孔装置,包括滚道、夹具、导轨A、侧板、三轴气缸、导轨B、支架A、支架B、导轨C、滑板、气缸C、气动铣刀、气缸A、气动钻头以及气缸B。三轴气缸固定在滚道的下方,其输出杆与夹具相连;侧板固定在滚道的侧面;滑板通过导轨A固定在侧板的上方;气缸C固定在侧板的一侧,气缸C输出杆与滑板相连;气动铣刀和气动钻头分别固定在支架A和支架B上;支架A和支架B分别通过导轨B和导轨C与滑板相连接;气缸A和气缸B都固定在侧板的一侧,气缸A和气缸B输出杆分别与支架A和支架B相连。
实际使用时,光电开关首先使车轮定位,然后三轴气缸和夹具使其固定在滚道的一侧;气缸A推动支架A以及气动铣刀前进,在车轮上的P区域铣一个小平面后气动铣刀退回到原位;气缸C将气动钻头推动到气动铣刀的位置后,气缸B使支架B和气动钻头前进,开始对车轮上的P区域的小平面进行钻孔,完毕后气缸B使支架B和气动钻头复位,气缸C的输出杆收回,使工装恢复到初始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能够自动对车轮检测中产生的X光废品进行钻孔标记,有效避免了现有在线钻孔时钻头的频繁折断,不仅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同时还具有工艺先进、性能安全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自动钻孔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自动钻孔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自动钻孔装置的左视图。
图中,1-滚道、2-夹具、3-导轨A、4-侧板、5-三轴气缸、6-导轨B、7-支架A、8-支架B、9-导轨C、10-滑板、11-气缸C、12-气动铣刀、13-气缸A、14-气动钻头、15-气缸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包括滚道1、夹具2、导轨A3、侧板4、三轴气缸5、导轨B6、支架A7、支架B8、导轨C9、滑板10、气缸C11、气动铣刀12、气缸A13、气动钻头14以及气缸B15。三轴气缸5固定在滚道1的下方,三轴气缸5输出杆与夹具2相连;侧板4固定在滚道1的侧面;滑板10通过导轨A3固定在侧板4的上方;气缸C11固定在侧板4的一侧,气缸C11输出杆与滑板10相连;气动铣刀12和气动钻头14分别固定在支架A7和支架B8上;支架A7和支架B8分别通过导轨B6和导轨C9与滑板10相连接;气缸A13和气缸B15都固定在侧板4的一侧,气缸A13和气缸B15输出杆分别与支架A7和支架B8相连。
工作过程中,光电开关首先使车轮定位,然后三轴气缸5和夹具2使其固定在滚道1的一侧;气缸A13推动支架A7以及气动铣刀12前进,在车轮上的P区域铣一个小平面后气动铣刀12退回到原位;气缸C11将气动钻头14推动到气动铣刀12的位置后,气缸B15使支架B8和气动钻头14前进,开始对车轮上的P区域的小平面进行钻孔,完毕后气缸B15使支架B8和气动钻头14复位,气缸C11的输出杆收回,使工装恢复到初始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9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