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9794.9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声树;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5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苏敏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高强混凝土管桩因强度高、耐腐蚀性好、造价低廉,成为土木工程首选的构件之一。但管桩受工艺水平及工程应用手段制约,直径一般较小,抗弯承载力很弱,在海洋工程中目前尚无应用于深水区的水下结构的工程实例。
随着人类开发海洋的步伐加快,深水域的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如跨海大桥、海港码头、海岛高脚屋等。墩式海港码头是一种常用的大型海港码头结构,其水中墩身,常选用重力式沉箱。
重力式沉箱是一种单纯靠自身强大的自重来抵御水平荷载并传递竖向荷载的结构。置于深水域中的海港码头重力式沉箱,因截面面积大,所受的波浪力很大。强大的波浪力往往成为设计沉箱的控制性因素,也即目前重力式沉箱的造价中的很大一部分费用是花在用来抵御自身所受的波浪力上的,这与设计沉箱的本质目标——传递竖向荷载及较小的水平荷载,是存在较大矛盾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快捷造价经济耐腐蚀性强的管桩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桩组合结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管桩段,管桩段设置有多根管桩,管桩之间有间隙,管桩段顶面设置有顶面连接梁系,管桩段底面设置有底面连接梁系。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管桩段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管桩段之间设置有中间连接梁系。
按上述方案,所所述的管桩组合结构呈锥形,管桩以圆锥形式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管桩为预制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为钢管桩结构,或为钢管混凝土结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顶面连接梁系、中间连接梁系及底面连接梁系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为钢结构,或为钢节点搭配预制高强管桩结构,亦可为上述三种结构的任意组合。
一种利用管桩组合结构的码头工程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管桩组合结构,所述的管桩组合结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管桩段,管桩段设置有多根管桩,管桩之间有间隙,管桩段顶面设置有顶面连接梁系,管桩段底面设置有底面连接梁系;
S2、将上述管桩组合结构吊运安放于已整平好的工程场址处;
S3、施工管桩组合结构以上工程结构部分。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S1中的管桩组合结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桩段,相邻的管桩段之间设置有中间连接梁系。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管桩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为:先独立制作管桩,再预制顶面连接梁系,中间连接梁系及底面连接梁系,最后组装拼接成管桩组合结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管桩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为:先独立制作管桩,然后浇筑底面连接梁系,接着安放管桩,再浇筑中间连接梁系,最后浇筑顶面连接梁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众多管桩组成空间镂空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能适用于深水墩台结构及墩塔结构,组合结构透空率大,对水流、波浪的阻力很小。各管桩段之间设置中间连接梁系,减小单根管桩的计算长度,提高单根管桩的承载能力,且组合结构的承载能力及结构高度不再受单根管桩的过渡制约,极大地拓展了管桩的应用范围。
2、管桩在专门制作厂家成批制作,制作质量高,生产成本低,环境影响小。
3、管桩组合结构用于水下结构,充分利用了管桩轴向承载力高、组合结构透空率大两大优点,能使水下结构设计及施工更为经济。
4、相邻的管桩段之间的连接部分即中间连接梁系在专门的施工场地或制作厂家制作,并与管桩组合成整体结构,然后整体运至工程场址安放,使连接部分质量更有保证,极大限度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并能适应恶劣的工程施工环境。
5、当应用于海洋环境时,管桩组合结构中的管桩用高强混凝土管桩时,较现有的钢结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更好的耐久性能。
6、当用于桥梁下部结构时,管桩组合结构可作为桥墩墩身永久结构并兼作桩基础的水上施工平台,大幅降低桥墩的施工费用。
7、当用于海岛或暗沙的高脚屋基础时,管桩组合结构能适应较大水深,且工程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桩组合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桩组合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桩组合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管桩组合结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管桩组合结构的工程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9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豆绿色静电粉末原料配方
- 下一篇:浅兰色静电粉末原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