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灸软体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0036.9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林;陈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孙亚林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12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 软体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用留针,特别是公开一种针灸软体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针是指针刺得气后将针留置于人体穴位上,以便运针,加强针感,达到持续刺激作用,现有针灸毫针,均为钢针,长时间留针易移位,可能出现断针的危险,留置后患者出现活动受限,为临床针灸医师与患者所顾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时安全可靠、对患者活动影响小,不易移位的针灸软体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针灸软体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针体、软体针芯,所述软体针芯由一体成型的针头和针芯主体构成;所述套管针体为管状,所述套管针体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卡口,所述软体针芯的针头下端设有与所述卡口相配合的凸起,所述软体针芯的针芯主体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卡口的内径。
所述软体针芯的针头呈上小下大的水滴形,所述呈水滴形的针头下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卡口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套管针体前端的内径、形成所述的凸起。
所述套管针体的下端外部的管壁上设有防滑套。
还包括用于固定软体针芯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由矩形环扣、位于矩形环扣中间的矩形卡片构成,所述矩形卡片的中间通过转轴与所述矩形环扣相连,所述矩形卡片的边缘设有卡脚,所述矩形环扣的内侧边缘设有与卡脚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针头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管针体的卡口至前端管口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软体针芯由医用软体硅胶构成,套管针体为硬质医用钢,使用时将软体针芯的尾部经由套管针体的前端插入套管针体中,使得针头的下端与卡口相接触,然后连同套管针体一起扎入患者的穴位,由于针头被卡口阻挡,所以扎入时软体针芯不会脱离套管针体,当扎入到位后,拔出套管针体,软体针芯被留置于患者体内;然后将软体针芯的尾部穿过固定夹进行固定,最后将固定夹用医用胶带固定在患者的体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软体针芯可以长期留置,可达24-72小时,对患者活动影响小,不易移位,使用时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易加工,临床操作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体针芯位于套管针体内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体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软体针芯与固定夹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套管针体;2、软体针芯;3、固定夹;4、针头;5、针芯主体;6、卡口;7、凸起;8、前端管口;9、防滑套;10、矩形环扣;11、矩形卡片;12、转轴;13、卡脚;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管针体1、软体针芯2、用于固定软体针芯2的固定夹3。所述软体针芯2由一体成型的针头4和针芯主体5构成;所述套管针体1为硬质管状,所述套管针体1的前端管口8为斜口形成针尖口用于扎入患者的穴位,所述套管针体1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卡口6,所述软体针芯2的针头4下端设有与所述卡口6相配合的凸起7,所述凸起7的外轮廓为弧形利于软体针芯2从患者体内拔出;所述软体针芯2的针芯主体5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卡口6的内径,所述凸起7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卡口6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套管针体1前端管口8的内径。所述针头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管针体1的卡口6至前端管口8的距离。所述套管针体1的下端外部的管壁上设有防滑套9。所述固定夹3由矩形环扣10、位于矩形环扣10中间的矩形卡片11构成,所述矩形卡片11的中间通过转轴12与所述矩形环扣10相连,所述矩形卡片11的边缘设有卡脚13,所述矩形环扣10的内侧边缘设有与卡脚13相配合的凹槽14。
所述软体针芯2的针头4呈上小下大的水滴形,所述呈水滴形的针头4下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卡口3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套管针体1前端管口8的内径、形成所述的凸起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软体针芯2的尾部经由套管针体1的前端管口8插入套管针体1中,使得针头4的下端与卡口6相接触,然后连同套管针体1一起扎入患者的穴位,由于针头4被卡口6阻挡,所以扎入时软体针芯2不会脱离套管针体1,当扎入到位后,拔出套管针体1,软体针芯2被留置于患者体内;然后将软体针芯2的尾部穿过固定夹3进行固定,最后将固定夹3用医用胶带固定在患者的体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孙亚林,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孙亚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