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0276.9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洪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24 | 分类号: | D04B15/24;D04B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双轨 推动 | ||
1.一种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该推动块的主体(4)呈块状,其下端面开设有横向贯穿主体(4)的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该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并列分布,并且呈起伏弯曲状;一切断块(6)位于第二轨道(42)的外侧,通过调节切断块(6)的位置令切断块(6)与第二轨道(42)形成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4)具有与第一轨道(41)、第二轨道(42)轨迹对应的内端面(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4)上安装有可对其内端面(40)形成干涉的正反包块(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4)的上端面上纵向开设有供正反包块(5)安装的定位槽(44),所述的正反包块(5)位于该定位槽(44)内;所述的正反包块(5)的内端部(51)呈尖端凸起,通过调整正反包块(5)在定位槽(44)内的位置令内端部(51)的尖端凸起由主体(4)内端面(40)伸出或缩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反包块(5)通过螺钉固定,于主体(4)的定位槽(44)侧面开设有一限位槽(441),于正反包块(5)上对应限位槽(441)的位置形成有限位凸起(5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4)上成型有一可容纳切断块(6)的滑槽(43),切断块(6)通过螺钉固定,通过调节切断块(6)的安装位置来调节切断块(6)在滑槽(43)内的位置,从而改变其内端部(61)与第二轨道(42)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断块(6)的内端部(61)为一楔形凸出部,所述的第二轨道(42)对应该内端部(61)的部位设置形成有凹陷位(421)。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4)上形成有一容置切断块(6)缺口(45);所述的第二轨道(42)位于缺口(45)的位置呈开放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机的双轨道推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轨道(42)位于缺口(45)的侧面形成有与切断块(6)内端部(61)对应的凹陷位(421),通过调节切断块(6)安装的位置调节,改变切断块(6)内端部(61)与凹陷位(421)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未经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2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切线装置
- 下一篇:三齿辊精制棉开松机及三齿辊精制棉开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