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田用自锁式投球滑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0507.6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叶尔沙吾列提;马龙;韩中轩;刘方;唐安达;苏琴;贾立平;刘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E21B3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田 投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田用自锁式投球滑套,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油层酸化、压裂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油管传输压力打开过流旁通孔,实现目的层位置的油套沟通。为了达到油套沟通的目的,一般采用滑套来实现。目前,油井机械找堵水、分选层压裂、酸化等措施作业中,特别是在压裂施工过程中,滑套需要通过大排量的高压液体,以及携带的大量压裂砂陶粒。普通的投球滑套承压能力低,抗冲蚀和密封能力也都相应较低,并且过流旁通孔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大排量过液通道要求,中心体下行后无法锁定等因素,容易造成中心体上返使过流面积减小,大大增加压裂施工风险,无法满足高压施工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田用自锁式投球滑套。
一种油气田用自锁式投球滑套,用于在油气井分层措施作业管柱中,通过投球后憋压实现打开过流旁通孔,同时锁定下行到位的中心体,以防止中心体上移,实现油套之间永久沟通。克服了常规投球滑套过流旁通孔设计不合理,下行的中心体在施工压力波动情况下容易上返,造成过流旁通孔减小,无法满足高压措施作业施工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田用自锁式投球滑套,外 套为圆筒状,外套和下接头相连,外套和下接头之间有锁环、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紧定螺钉连接;外套侧壁上有过流旁通孔,过流旁通孔为长条形通孔;外套与中心体用剪钉固定;中心体有中心通孔;中心体的顶部中心为内圆锥面;钢球直径大于中心体的中心孔;在中心体的外壁上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在中心体的下端;第二密封圈在中心体的上端。
中心体的结构是:外套的壁上有螺孔,在中心体上对应螺孔位置有对应的剪切槽;剪钉将外套和中心体定位固定。
过流通孔为4个,每个通孔的宽度25mm毫米,过流旁通孔的长度95mm毫米,整体过流面积为62通径油管的3倍,76通径油管的2倍。
中心体上有锁槽,外套上有锁环,锁环进入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在分层井下作业管柱中,通过投球打压实现打开过流旁通孔,完成油套之间沟通。结构简单、易拆卸和组装;通过液压控制过流旁通孔的开启,现场操作容易。适用于油井机械找堵水、分选层压裂、酸化等作业中。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油气田用自锁式投球滑套,外套1为圆筒状,外套1和下接头10相连,外套1和下接头10之间有锁环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和紧定螺钉9连接;外套1侧壁上有过流旁通孔,过流旁通孔为长条形通孔;外套1与中心体2用剪钉5进行固定;中心体2有中心通孔;中心体2的顶部中心为内圆锥面;钢球3直径大于中心体2的中心孔;在中心体2的外壁上有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8,第一密封圈4在中心体2的下端;第二密封圈8在中心体2的上端。
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油气田用自锁式投球滑套,外套1为圆筒状,外径为108mm毫米,长度为625mm毫米。内径为70mm毫米。外套1上下两端有螺纹,其上端和油管相连,下端与下接头相连。外套1侧壁上均匀分布有4个过流旁通孔,过流旁通孔的长度为95mm毫米,宽度为25mm毫米。
在外套1的内壁固定有中心体2。中心体2的长度为525mm毫米。中心体2有中心孔,中心孔直径为42mm毫米。中心体2的顶部中心为内圆锥面,内圆锥面的锥度为20度。钢球3直径大于中心体2的中心孔,钢球3直径为45~48mm毫米。
在中心体2的外壁上有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8,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8分别有两个。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8的位置分别在中心体2的上、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盾构隧道的管片倒运装置
- 下一篇:采油站阀组闸门快换式铜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