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0702.9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楼静先;楼芬娣;楼华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第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疲劳 测试 缩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
背景技术
弹簧疲劳是指弹簧经挤压变形后产生的断裂现象,一般金属经变形后就会产生裂纹,一般很小,甚至有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经常变形,裂纹就会增多,裂纹间隙就会增大,最终导致弹簧疲劳。弹簧疲劳测试装置主要是通过压缩或拉伸弹簧对弹簧进行疲劳测试,以获得被检测弹簧的疲劳特性,从而可在不同应用场合正确使用合适的弹簧。因此弹簧疲劳测试装置已成为各弹簧生产厂家及应用厂家的必备器件之一。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弹簧疲劳测试装置对弹簧进行疲劳试验时,通常采用一个转臂机构带动一个弹簧拉伸或压缩做往复运动,转臂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弹簧拉伸后回弹的惯性冲击力非常大,使得转臂机构受力失去平衡,容易产生振动且不能做较高的旋转速度,从而影响弹簧疲劳测试装置的测试效率及测试精度。除此之外现有的弹簧疲劳测试装置弹簧缩放机构还存在着:结构复杂,被测试弹簧安装不便,适用范围小,安全性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弹簧疲劳测试装置[申请号:201120169288.7],所述弹簧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架、驱动器件及连接件,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连接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连接件位于两所述固定座之间,待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及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驱动器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驱动器件驱动所述连接件在两所述固定座之间滑动以压缩或拉伸所述待测弹簧。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弹簧疲劳测试装置的旋转臂受到待测弹簧拉伸后回弹的贯性冲击力大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工作效率,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结构复杂,被测试弹簧安装不便,适用范围小,安全性低,弹簧受力不均匀,测试精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用范围广,测试精度高的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上设有静杆体和动杆体,所述的动杆体与架体滑动连接且能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的静杆体和动杆体水平同轴设置且相对置,在静杆体和动杆体之间形成供待测弹簧安装的空间。待测弹簧设置在静杆体和动杆体之间,动杆体向静杆体方向移动,实现待测弹簧的压缩,使得待测弹簧受力均匀,测试精度高。
在上述的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中,所述的架体和动杆体之间设有能够限定动杆体行程的行程控制机构。行程控制机构能减小动杆体受到的待测弹簧反作用力,避免待测弹簧脱离动杆体。
在上述的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中,所述的行程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架体上且呈筒状的座体,所述的动杆体穿设在座体中,在动杆体上开有轴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的座体上固定有穿设在条形孔中的定位销。定位销对动杆体移动的程度进行限位,使得动杆体不易受到待测弹簧的反作用力的影响。
在上述的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中,所述的行程控制机构上设有润滑油添加结构。提高本机构运行时的稳定性,避免运行时产生噪声。
在上述的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中,所述的动杆体远离静杆体的一端与能够驱动动杆体轴向移动的驱动装置相连。
在上述的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中,所述的动杆体与驱动装置相连的一端设有推动轮。
在上述的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中,所述的静杆体通过行程调整结构与架体相连。
在上述的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中,所述的行程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在架体上的螺套,所述的静杆体与螺套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转动静杆体使得本机构能测试不同尺寸的弹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弹簧疲劳测试机弹簧缩放机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待测弹簧受力均匀,测试精度高,能测试不同尺寸的弹簧,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噪声小,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架体1、静杆体2、动杆体3、空间4、行程控制机构5、座体51、条形孔52、定位销53、推动轮6、行程调整结构7、螺套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第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第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