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0888.8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登燕;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高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2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涉及污水处理回收,具体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处理净化和过滤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净水器,由反应区和沉淀区组成,需要净化的水在反应区与混凝剂反应后,在沉淀区进行沉淀得以净化;另一种是无阀滤池,常见有压力式无阀滤池和重力式无阀滤池,无阀滤池是一种不用阀门切换过滤与反冲洗过程的快滤池,由滤池本体、进水装置、虹吸装置三部分组成,在运行过程中,出水水位保持恒定,滤料不断截留悬浮物,进水水位则随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而不断在吸管内上升,当水位上升到虹吸管管顶,并形成虹吸时,即自动开始滤层反冲洗,冲洗废水沿虹吸管排出池外,然后进入下一个过滤周期。
一般水体净化,如河水净化,需要进行反应、沉淀和过滤三个过程,但由于上述两种形式的净水器,在不同的净水器中完成,所以需要一种具有合理组合的净水器,以完成三个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净水装置不能一次完成反应、沉淀和过滤过程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无阀滤池,还包括加药装置、与无阀滤池输入口连接的反应沉淀池,所述反应沉淀池内部包括开口朝下的外筒和位于外筒内部且上下均开口的内筒,所述内筒的下方开口与进水管和加药装置连接;所述外筒外壁与反应沉淀池内壁之间还安装有环形填料,所述反应沉淀池顶部有与无阀滤池过滤进水管连接的集水槽。
优选的,所述反应沉淀池底部还有排泥口。
优选的,所述内筒与进水管之间的连接部为从上到下内径逐渐缩小的漏斗形状。
优选的,所述外筒过水截面积是内筒过水截面积的2倍以上。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与无阀滤池过滤进水管之间还有配水箱。
优选的,所述反应沉淀池、内筒和外筒均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内筒和外筒中心轴重合,内筒和外筒之间采用连杆组连接,所述连杆组包括多根以内筒或外筒中心轴为对称轴,连接在内筒壁顶部和外筒顶部之间的连杆。
优选的,所述环形填料为物理过滤填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将反应、沉淀和过滤过程,组合在一个净化中完成;利用沉淀后水的水位差,不需要进行二次提升,就可进行过滤;采用无阀过滤,无需人员操作,无需动力,自动完成过滤和冲洗过滤,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俯视图;
各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1-反应沉淀池,2-无阀滤池,3-外筒,4-内筒,5-集水槽,6-进水管,7-进药管,8-配水箱,9-过滤进水管,10-冲洗管,11-排泥口,12-虹吸管,13-滤板,14-滤头,15-滤料,16-连杆,17-水封槽,18-加药装置,19-环形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6、无阀滤池2,还包括加药装置18、与无阀滤池输入口连接的反应沉淀池1,所述反应沉淀池内部包括开口朝下的外筒3和位于外筒内部且上下均开口的内筒4,所述内筒的下方开口与进水管6和加药装置18连接;所述外筒外壁与反应沉淀池内壁之间还安装有环形填料19。所述反应沉淀池顶部有与无阀滤池输入口连接的集水槽5。
如图1所示,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管进入反应沉淀池1,加药装置18通过进药管7向反应沉淀池加入反应药物后,在内筒4底部混合,污水水流从下向上穿过内筒4到达外筒3,被外筒顶壁阻挡,再从上到下穿过外筒到达外筒与反应沉淀池底部。由于内外筒的作用,待处理污水在反应沉淀池中路径变长,且流速减慢,反应药物与待处理污水的反应时间得以延长。污水中的杂质等与反应药物可以充分反应。
经过内外筒反应后的污水从反应沉淀池底部继续向反应沉淀池顶部流动,环形填料19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污泥,絮凝物等固体杂质,水流从下往上,也利于固体杂质利用重力自然沉淀,由于无需增加新的化学反应,只过滤阻挡污水中的固体成分,环形填料优选的可以采用物理过滤填料,例如海绵,活性炭等进行过滤。经过内外筒反应和环形填料过滤的清水被反应沉淀池顶部的集水槽收集,通过无阀滤池的过滤进水管进入无阀滤池进行处理。集水槽与无阀滤池的过滤进水管之间可以连接配水箱8,以对来水量进行缓冲调节。使进入无阀滤池的水量均匀,不随集水槽输出水量波动而大幅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高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高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