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氧化锌生产用布袋收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1587.7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10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锌 生产 布袋 收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纳米氧化锌生产技术领域,涉及纳米氧化锌生产用布袋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布袋收尘装置是纳米氧化锌生产流程的末端装置,用以分离并收集前端鼓风干燥及螺旋送料装置输送来的气固混合物中的粉尘状纳米氧化锌颗粒,其分离收集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纳米氧化锌生产的效益。
现有技术的纳米氧化锌生产用布袋收尘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框形架体3、设置在架体3上部的圆筒形顶盖盒1、设置在架体3下部的锥尖朝下的圆锥筒4、连通顶盖盒1下端面与圆锥筒4圆周面的布袋筒、连通顶盖盒1侧面的进粉管5。其布袋筒为单筒布袋2,气固混合物输入单筒布袋2后,气体从单筒布袋2壁面透出,纳米氧化锌颗粒被布袋筒内壁面拦截后落下,汇集在单筒布袋2内壁面的纳米氧化锌颗粒从圆锥筒4锥尖部的出料口落入料斗。
现有技术的纳米氧化锌生产用布袋收尘装置当然可以使用,但其所用布袋为单筒布袋2,吸附收尘的表面积相对较小,吸附收尘的效率较低,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附收尘的表面积相对更大、收尘效率更高、使用效果更理想的纳米氧化锌生产用布袋收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纳米氧化锌生产用布袋收尘装置,包括框形架体、设置在架体上部的圆筒形顶盖盒、设置在架体下部的锥尖朝下的圆锥筒、连通顶盖盒下端面与圆锥筒圆周面的布袋筒、连通顶盖盒侧面的进粉管;布袋是多筒集束布袋。
所述的多筒集束布袋的各布袋筒是均布设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布袋是多筒集束布袋,同等规格的收尘装置的吸附收尘的表面积相对更大、收尘效率更高、使用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纳米氧化锌生产用布袋收尘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多筒集束布袋横截面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编号说明如下:顶盖盒1、单筒布袋2、架体3、圆锥筒4、进粉管5、多筒集束布袋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纳米氧化锌生产用布袋收尘装置,包括框形架体3、设置在架体3上部的圆筒形顶盖盒1、设置在架体3下部的锥尖朝下的圆锥筒4、连通顶盖盒1下端面与圆锥筒4圆周面的布袋筒、连通顶盖盒1侧面的进粉管5;布袋是多筒集束布袋6。
所述的多筒集束布袋6的各布袋筒是均布设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1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端口快速离心机
- 下一篇:光电式振动铁饼专项力量练习器